(1)数学计算能力差,公式变形容易出错。 解答计算题时,最基本的公式会,可不会结合题意来灵活变形。还有,就是不会换算单位,各物理量张冠李戴。ρ=m/V这么简单的公式,在变换成m=ρV的时候经常出错。 再来说一个案例。填空题“将一木块放在容器底,向容器中倒入一些水,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受平时一些题目的影响,认为只要是木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必定与重力大小相等。 解题提醒:题目并没有提到容器中的水足以使木块漂浮起来。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与学生做题只是注重数量,而忽视研究浮力的基本思路,盲目去记一些片面结论是很不开的。 这种典型的思维定式,也是命题者在考卷中重点设陷阱的地方。 (2)审题马虎粗心,不能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文字书写不全面、严谨。 有些试题看似简单,但须认真审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才容易得分。 很多同学考虑不周到,缺乏认真、全面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差,不按要求答题,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 例如作图题,“要求画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一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和力臂……”,部分考生只考虑前面的要求,没注意后面的条件“最小”这个条件而出现错误。 再比如,“……只有( )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一部分考生只答“36”而丢掉了“不高于”或“等于或低于”等的关键字。 再比如,“……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 )现象”,一部分考生只答“反射”,而丢掉了“漫”这个关键字。 一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拿到试题后,急于完成试题,导致对题目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完全,造成解题错误。 (3)片面理解,不加思考依赖做题感觉盲目解答。 有些考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学习上还是依靠死记硬背,迁移与应用能力差。 这类学生答题时很多情况下时凭着感觉回答,并没有针对具体问题来认真分析。 例如某一填空题的第一空标准答案是“电能(度)表”,但有不少考生却回答成了“测电表、电流表、电压表、计电表、电量表”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