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时人方之许、郭①。少与庾亮深交,雅为周顗所重。 于时王敦擅权,嫌忌士望,彝以疾去职。尝过舆县,县宰徐宁,通朗博涉,彝遇之,欣然停留累日,结交而别。先是,庾亮每属彝觅一佳吏部,及至都,谓亮曰:“为卿得一吏部矣。”亮问所在,彝曰:“人所应有而不必有,人所应无而不必无。徐宁真海岱清士。”因为叙之,即迁吏部郎,竟历显职。 明帝将伐王敦,拜彝散骑常侍,引参密谋。及敦平,以功封万宁县男。丹阳尹温峤②上言:“宣城阻带山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桓彝可充其选。”帝手诏曰适得太真表如此今大事新定朝廷须才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方今外务差轻欲停此事彝上疏深自捴挹内外之任并非所堪但以坟柏在此郡欲暂结名义遂补彝宣城内史。在郡有惠政,为百姓所怀。 苏峻之乱也,彝纠合义众,欲赴朝廷。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以须后举。彝厉色曰:“夫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鹯之逐鸟雀。今社稷危逼,义无晏安。”乃遣将军硃绰讨贼别帅于芜湖,破之。彝寻出石硊。会朝廷遣将军司马流先据慈湖,为贼所破,遂长驱径进。彝以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使降峻,裨惠又劝彝伪与通和,以纾交至之祸。彝曰:“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峻遣将韩晃攻之。纵将败,左右劝纵退军。纵曰:“吾受桓侯厚恩,本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遂力战而死。晃因进军攻彝。彝固守经年,势孤力屈。贼曰:“彝若降者,当待以优礼。”将士多劝彝伪降,更思后举。彝不从,辞气壮烈,志节不挠。城陷,为晃所害,年五十三。 注:①许、郭:许劭,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曾评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郭隗,战国时燕国人,有劝燕王“筑台而师之”以招徕贤士之美谈 。②温峤:字泰真,亦作太真。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四》 1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人方之许、郭 方:比拟,比方 B.雅为周顗所重 雅:交情,交往 C.庾亮每属彝觅一佳吏部 属:通“嘱”,叮嘱 D.以纾交至之祸 纾:解除,排除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少与庾亮深交,雅为周顗所重/因为叙之,即迁吏部郎 B.及敦平,以功封万宁县男/裨惠又劝彝伪与通和,以纾交至之祸 C.夫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鹯之逐鸟雀/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 D.于时王敦擅权,嫌忌士望/夫见无礼于其君者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桓彝“志节不挠”的一组是 ①虽箪瓢,处之晏如②彝以疾去职③彝上疏深自捴挹④今社稷危逼,义无晏安⑤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慨流涕⑥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彝善于识才且爱才。在一次弃官离任途中结识了舆县县宰徐宁,认为他学识品行俱佳,便向好友庾亮积极推荐。 B.桓彝因才干突出得到朝廷信任并重用。曾协助明帝讨伐并荡平王敦;后改任宣城施行仁政,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C.桓彝积极征讨叛军。苏峻之乱时,他虽兵少力弱,但以国家利益为重,说服部下并亲自率军赴芜湖,打败了叛军。 D.桓彝忠于朝廷。在多数州郡派人与叛军通降、叛贼诱降、部下也劝他诈降情况下,他不为所动,最终被叛军杀害。 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帝 手 诏 曰 适 得 太 真 表 如 此 今 大 事 新 定 朝 廷 须 才 不 有 君 子 其 能 国 乎 方 今 外 务 差 轻 欲 停 此 事 彝 上 疏 深 自 捴 挹 内 外 之 任 并 非 所 堪 但 以 坟 柏 在 此 郡 欲 暂 结 名 义 遂 补 彝 宣 城 内 史 2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每句3分) 宣城阻带山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桓彝可充其选。 ②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以须后举。 【答案】 16.B 17.C 18.C 19.C 20.帝 手 诏 曰 :“ 适 得 太 真 表 如 此 。 今 大 事 新 定 , 朝 廷 须 才 , 不 有 君 子 , 其 能 国 乎 ! 方 今 外 务 差 轻 , 欲 停 此 事 。” 彝 上 疏 深 自 捴 挹 , 内 外 之 任 并 非 所 堪 , 但 以 坟 柏 在 此 郡 , 欲 暂 结 名 义 。 遂 补 彝 宣 城 内 史。(每错三个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21.①宣城为山川阻隔地势险要,频繁地经历叛乱,应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治理,我认为桓彝可以充当这个人选。 ②他的长史裨惠认为本郡兵少力弱,山人容易侵扰,可以按兵以待机后动。 【解析】 16.应为“平日,向来” 17.两句的“之”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两个“为”都是介词,一为表被动,二为“向,对”;B两个“以”一为介词,“凭借”,二为连词,表目的;D两个“于”一为介词,“在”,二为介词,“向、对” 18.①表现他在贫困生活中的不失节志;②表现他在官场中的不失节志;⑥表现他在失败面前的不失节志;③表现他谦让的品格;④⑤表现他对朝廷的忠诚 19.“亲自率军”不合文意 20.本题考查断句。注意曰、今、方、欲等字有助于断句。但、遂等连词前也要相应的断开。 2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①“望实,德高望重”1分,“窃,谦词”1分,句意1分②“以,认为”1分,“案甲,按兵”1分,句意1分。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