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一词领全诗型--古诗词鉴赏试题问答模式练习

时间:2016/10/10 07:06:37来源: 作者: 点击: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步骤一)“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鉴赏】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练习一: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答:(步骤一)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

(步骤二)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鉴赏】[诗文解说] 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戴复古登上了江阴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河。南宋小朝庭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沦陷于敌手。北望时,心情能好得起来吗?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江阴的浮远堂,情感在矛盾中碰撞,激发起诗的火花,不由自主地吟唱了。

[诗文品读]江阴位于长江之滨,诗中大江,即指长江。起句暗点江阴,次句明写浮远堂。“万里愁”是诗人登浮远堂的感喟。“愁”本是无形之物;“万里”是虚指的数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在这里诗人借助江、山来烘托表现这种深愁,于是使原来抽象的情感,显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贯诗末。上联写江,是近瞰。诗人将“大江流”与“万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长江万里,愁亦万里;江流不尽,愁也无尽;无“大江流”,何言“万里愁”?下联点山,是远望。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这就不能不望了。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

练习二:“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步骤一)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情”)。

(步骤二)“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

【鉴赏】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练习三: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答:(步骤一)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步骤二)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鉴赏】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是联系以下几句,读者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以致深夜到家。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 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图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都人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强列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全诗至此,戛然停笔,然而曲终情在,透过有尽的语言,诗人表现的是一种百感交集、难以诉诸言表的复杂感情:有经过长途奔劳终于顺利抵家的兴奋,有对辛勤操劳的妻子的爱怜,也隐含因自己久出以致家境清寒的歉疚……

练习四:前人在评述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诗思想感情的关键,其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答:(步骤一)富贵者的叹息时光易逝、盛宴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步骤二)同意。末一句一反前文纯用景语的格局,疫情语作结,结束全诗。以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叫醒全篇,表明前5句缩写都是酒醒人散后的景象,“得愁多”就是这一系列娴静景象所引起的缕缕愁绪。

【鉴赏】晏殊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著称,晁元咎曾称其词“风调闲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上面这首词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清王士俊纂修的《河南通志•河南府•陈州》“西园”条记载:西园“在州城西,宋知州张咏创。中有七亭,曰:流芳、中燕、流杯、香阴、环翠、洗心、望京。有阁曰吟风,堂曰清思。又筑台曰望湖。宋晏殊以故相居此,于隙地有莎丛生,作《庭莎记》。据晏殊《庭莎记》记述:“介清思堂、中燕亭之间隙地,其纵七八步,其横南八步,北十步,以人迹罕践,有莎生焉。”他命人移植莎草,建为莎场,于是“光风四泛,纤尘不惊”,环境甚为幽美。词人“级藉吟讽,无施不谐”,悠然自得。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的春末夏初之际,晏殊于这年春天自颍州移知陈州。

词的上片写闲静中所见。“小阁重帘”,从空间上的高仄和分隔所形成的孤寂深静之境,写出居处的闲适。梁上燕子,来往穿飞,本是常见景象,这里却说是“有燕过”,似是在这以前,未曾有燕子飞过。仔细体味,其意实是说酒酣人喧之时,即使有燕子飞过,但因心绪纷繁,无暇顾及,虽有若无;酒醒人散之后,环境寂静,心情闲适,外界事物的细小变化,都能引起注意,自然地觉“有燕过”。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道:“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歌台舞殿的冷暖,和这首词里的燕子有无一样,都是因为物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心境变化。刘禹锡《乌衣巷》诗中也写到燕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燕子的一飞而串连今古,感怀今昔;这里也因“有燕过”,而使“小阁重帘”的孤寂深静的气氛动荡起来,暗示了词人心绪的流漾,带动词人眼光的移转,引出下面一系列画面的出现。“晚花红片落庭莎”,晚花,意即迟花、残花。“红”是色彩,“片”是形态。落红片片,而又偏偏飘坠于绿色的庭莎之上,红衰绿盛,对比鲜明,显然是一幅春事将尽的阑珊景象。“曲阑干影入凉波”,曲阑本以供人凭倚眺望,而此时却是曲阑有影人不见,空见投影映清波,是人去客散后气氛,同时也暗示出正是日光偏斜迫近黄昏之际。

上片所写的小阁燕过,花落庭莎,阑影入波,不仅是几幅客去人散后的图象的展现,而且从中可以看出词人视线由内至外、自上而下、从空中到水面的不同角度的变化,更主要的是词人的内心活动也随之得到充分的反映。空中燕子的穿飞,地上落花的飘坠,水里阑影的投映,这一系列画面的推移、叠现,需要多少时间去注视、凝望?更需要何等闲静的心情!而这些物象所显示出来的逐步缓慢的状态,也反映了词人心境越来越趋于轻灵、幽微、深沉。

词的下片写闲静中所闻所感。“一霎好风生翠幕”,好风,是使人感觉舒适的轻风,而此风之来又只是短促的“一霎”,既无隐约可闻的声响,又无吹动物体的明显形迹,它是那样令人难以察觉,只是从那翠绿帘幕中沁溢出来的丝丝凉意,才意识到是好风的轻吹。“几回疏雨滴圆荷”,疏雨,稀稀疏疏,轻轻飘洒。圆荷,这不仅是形状上的描绘,而是指初夏出水如钱的新荷。这一句与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写的都是雨打荷叶之声,但一写秋雨洒打枯荷,一写春雨飘滴新荷,季节上有春秋之别,雨有疏密、轻重之异,荷有嫩枯之分,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有苍凉萧瑟与轻圆柔细之殊。疏雨之声极为细碎,而疏雨飘滴新荷之声更为轻细难以听清,但词人这里不仅能偶尔听到,而且是“几回”都能听到,既表明聆听时间之久,周围环境之静,更反映出词人心境之闲。

结拍以“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叫醒全篇,点清全词主旨。“酒醒人散”四字叙事,表明前五句所写都是起散客去后的岑寂闲静景象。欧阳修曾说:“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六十《鉴画》)。画如此,诗词亦如此。以静写静,不一定能写得出闲静之境;以动写静,倒可能更见其静。这首词的前五句,就纯以动态描写衬出“酒醒人散”的岑寂气氛和闲静的心情。燕过、花落、阑影投映的画面之外,衬现着一双神闲气定的目光;疏雨飘洒新荷的细声之中,显露出词人凝神聆听的神态,写出了“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吴雷发《说诗营蒯》)的境界,更写出了词人在这闲静境界中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情趣。

结拍一句中的“得愁多”三字点情,表明在声色景象的描绘之中蕴含有词人的闲情、闲愁。小阁燕过,是人去歌舞散,空有燕双飞,充满了空虚惆怅之感。础影入波,既暗含着黄昏所带来的黯淡色调和清冷气氛,也流露了词人内心荡漾的淡淡愁绪。翠幕风生添暮寒,疏雨荷声增寂寥,虽然难以言传,但却可以意会。特别是“晚花红片落庭莎”的景象更加令人难忘,残花片片坠红,莎丛丛摇绿,一边是凋零、殒落、消逝;一边是生长、茁壮、旺盛,在这细小的花草之间,同样隐含着人生的存在、消亡的哲理,它能触引人们联想到人世的盛衰。晏殊从庆历四年(1044)罢相出知外郡,离京已近四年之久,不能不在内心产生年华迟暮、宦海浮沉的感慨。这就使词人在抒写闲情雅致时,往往拌和着朦陇的轻愁。

晏殊身处真宗、仁宗两朝,是所谓的承平之世,一生富贵优游,仕途顺达。他满足于稳定安宁的环境,追求闲适的境界。在他看来,“万汇之多,万情之广,大含元气,细入无间,罔不禀和,罔不期适”(《庭莎记》),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他的词也就着意表现闲适境界中的细腻深婉的意绪。然而,朝廷内部的倾轧斗争,政治上的风雨阴晴,个人仕途的波折起伏,不能不给词人的思想带来深刻的影响,也就自然在他抒写闲情的词中,常常浮漾着一种盛年难再的感伤气氛。

练习五:问:有人说,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瘦”是全篇的词眼,试分析。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答:(步骤一)这首词情景交融,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写出女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

(步骤二)结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概括了全篇词意,画龙点睛,使形象和环境显得十分协调,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所以一个“瘦”字是全词的词眼。

【鉴赏】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以炼字来说,李清照另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为人所传诵。这里她说的“人比黄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有它突出的创造性。(夏承焘)

练习六:问“分析诗中“不得意”三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送 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答:(步骤一)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步骤二)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

【鉴赏】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的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