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课本论据素材加工:抽象概括法有时候,我们找到的材料往往是一个比较完整、比较详尽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比较完整,这种素材的优势是长于“点”的叙述和描绘,具体、形象、生动、感染力强。但如果写议论类...
课本论据素材加工:抽象概括法 有时候,我们找到的材料往往是一个比较完整、比较详尽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比较完整,这种素材的优势是长于“点”的叙述和描绘,具体、形象、生动、感染力强。但如果写议论类文章,这样的材料就需要加工改造,突出材料的主干,删去枝叶,让它们变得抽象和概括。 例如,一位学生在论述“抛却旧的习惯,进行不断探索的重要意义”时,用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爱迪生习惯了黑暗,那么我们今天也许还点着蜡烛;如果史蒂芬逊习惯了老牛破车,那么我们今天也许还老死不相往来;如果赵武灵王习惯了宽大的袍子沉重的战车,也许赵国早就灭亡了;如果老祖宗猿人们不脱离爬行,也许人类还在住山洞穿树叶。啊,习惯,多么可怕的习惯啊! 以上的一段话包含了四个材料,每个材料都很短小,但概括性很强。但我们知道,这四个材料分别是由爱迪生发明电灯、史蒂文逊发明火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人类进化史等具体的故事和资料压缩、概括而成的。在加工改造过程中,作者省略了细节和情节,压缩了修饰词语,删除了枝叶,调整变换了句式,用排比的句式加以组合,表现了很强的概括力和表达气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