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时间:2014/02/14 16:51:42来源:未知 作者:86zhaokao.cn 点击:
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菰黍、昌歜,席间食品。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8.上片末

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菰黍、昌歜,席间食品。‚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8.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9.下片末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请简要分析。(4分)

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8、用意:和十三楼的游玩之乐进行对比,表现十三楼的观览之胜。(2分)心情:游兴之浓、游赏之乐。(2分)

9、赋声以形,写出声音的余音袅袅和动态美感(绕、飞)(2分,能结合“绕”、“飞”进行分析即可);侧面烘托,用晚云的滞留表达歌声的美妙(2分)。

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苏东坡有《南歌子.杭州端午》词:“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 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从苏轼的词中,我们能够看到当年杭州端午节的承平景象,有着各种活动。十三楼是杭州的名胜。此当作于元祐五年(1090)端午,在写杭州端午风俗人情时, 不经意记下了“游人都上十三楼”去“烧午香”的杭端午盛景。而与苏东坡同时的郭祥正《十三间楼》诗曰:“高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间。待月客无寐,看山僧自闲。”证明了十三间楼为北宋时的杭州游览胜地,僧院名楼。南宋初陈渊《题临安阁》:“昔年曾到十三楼,一色西湖十顷秋。寒碧轩中最宜暑,只缘修竹近清流。”可见十三间楼之美名远播,不由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来,此“楼外楼”之中当有“十三间楼”的显著身影!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