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快速高效阅读“三步五性”
时间:2013-02-01 10:58 来源:未知 作者:86zhaokao.cn 点击:次
一、考纲要求: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把握文章结构,概括归纳要点 3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4 、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2、掌握现代文快速高效阅读的作答步骤 三、现代文快速高效阅读“三步五性” (一)三步: 一 速读。明确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章结构思路,限时3分钟。 二精读。带着问题有目的的细读全文,筛选信息,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限时4分钟。 三 整合。构建答题模版,选取关键词句﹙去否定,留肯定;去修饰,留主干;去实例, 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作答。尽可能用原文中的字词句,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切忌机械照抄;如需概括,就要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用词要雅致,精确,限时5分钟。 (二)五性: 限时读 专题性 主体性 主导性 激励性 四、开头段作用分析题的解答策略 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结构的热点和重点。对于这种题型,一般要注意三个方面: 1.分清问法 看是综合问,还是单一问。综合问:开头有什么作用(好处)?单一问:开头在结构中有何作用? 2.综合问的答法,一般从三个方面回答 (1)结构和思路 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作铺垫;③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 (2)内容 考虑语段本身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考虑句子与写作对象或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 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反衬、对比、设问),或结构上超常组合,或景物描写的段落。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其好处来,如引人入胜,自然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或激人深思,或交代写作思路等。 3.切不可“贴标签”,回答不具体 要答好开头段落作用题,必须认真阅读段落内容,把握本身的表达特点,分析开头的特殊性,并与全文内容、思路联系,找出它与下文哪些内容发生了联系,是什么方面的关联。最忌讳的是“贴标签”,不问段落特点,一股脑儿地答出“总领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要具体段落具体对待。回答这些作用,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如答“铺垫”,须答出“为下文某某内容作铺垫”。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过五口尺三寸,体重不足 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练习: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
- 上一篇:《赤壁赋》知识点训练练习
- 下一篇:现代文快速高效阅读“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