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韦超拥众据都梁山|资治通鉴试题答案及译文翻译
时间:2013-05-19 21:42 来源:未知 作者:86zhaokao.cn 点击:次
韦超拥众据都梁山,诸将皆曰:“超凭险自固,士无所施其勇,骑无所展其足;且穷寇死战,攻之多杀士卒,不如分兵守之,大军直趣江都,覆其巢穴。”支度使薛克构曰:“超虽据险,其众非多。今多留兵则前军势分,少留兵则终为后患,不如先击之,其势必举,举都梁,则淮阴、高邮望风瓦解矣。”魏元忠请先击徐敬猷,诸将曰:“不如先攻敬业,敬业败,则敬猷不战自擒矣。若击敬猷,则敬业引兵救之,是腹背受敌也。”元忠曰:“不然。贼之精兵,尽在下阿,乌合而来,利在一决,万一失利,大事去矣!敬猷出于博徒,不习军事,其众单弱,人情易摇,大军临之,驻马可克。敬业虽欲救之,计程必不能及。我克敬猷,乘胜而进,虽有韩、白不能当其锋矣。今不先取弱者而遽攻其强,非计也。”孝逸从之,引兵击超,超夜遁;进击敬猷,敬猷脱身走。
敬业勒兵阻溪拒守。后军总管苏孝祥夜将五千人,以小舟渡溪先击之,兵败,孝祥死,士卒赴溪溺死者过半。左豹韬卫果毅渔阳成三朗为敬业所擒。唐之奇绐其众曰:此李孝逸也将斩之三朗大呼曰我果毅成三朗非李将军也官军今大至矣尔曹破在朝夕我死妻子受荣尔死妻子籍没尔终不及我遂斩之。 孝逸等诸军继至,战数不利。孝逸惧,欲引退,魏元忠与行军管记刘知柔言于孝逸曰:“风顺荻干,此火攻之利。”固请决战。敬业置阵既久,士卒多疲倦顾望,阵不能整;孝逸进击之,因风纵火,敬业大败,斩首七千级,溺死者不可胜纪。敬业等轻骑走入江都,挈妻子奔润州,将入海奔高丽。孝逸进屯江都,分遣诸将追之。 敬业至海陵界,阻风,其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及骆宾王首来降。余党唐之奇、魏思温皆捕得,传首神都,扬、润、楚三州平。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军直趣江都 趣: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攻之多杀士卒 不如先击之 7.以下六句,编为四组,不属于官军平叛计谋的一组是( )
①不如分兵守之,大军直趣江都,覆其巢穴 ②今不先取弱者而遽攻其强,非计也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魏元忠主张先攻击徐敬猷,诸将则主张先攻击徐敬业,否则可能腹背受敌。魏元忠不为所动,说服了李孝逸,最终击败了徐敬猷。 9.翻译与断句。(10分)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此李孝逸也将斩之三朗大呼曰我果毅成三朗非李将军也官军今大至矣尔曹破在朝夕我死妻子受荣尔死妻子籍没尔终不及我遂斩之 (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若击敬猷,则敬业引兵救之,是腹背受敌也。 参考答案:
5. B 举:攻取
(1)此李孝逸也/将斩之/三朗大呼曰/我果毅成三朗/非李将军也/官军今大至矣/尔曹破在朝夕/我死/妻子受荣/尔死/妻子籍没/尔终不及我/遂斩之 [4分。每错3处扣一分。] 【参考译文】 韦超拥兵占据都梁山,官军诸将都说:“韦超凭险要自守,我军士卒没有施展勇力之处,骑兵没有展足奔驰之地;而且穷寇死战,强攻它,自己的士卒伤亡大,不如分兵防守它,大军直奔江都,颠覆他们的巢穴。”支度使薛克杨说:“韦超虽然据有险要,但他的兵不多。现在多留兵围困则前军兵力分散,少留兵则终归是后患,不如先进攻他,一定能攻下,攻下都梁山,则淮阴、高邮的敌人都会望风瓦解了!”魏元忠请求先进击徐敬猷,诸将说:“不如先进攻徐敬业,徐敬业一旦失败,则徐敬猷可不战而擒。我军如果进攻徐敬猷,那么徐敬业发兵救他,我军这是腹背受敌啊。”魏元忠说:“不对。敌人的精兵全都集中在下阿,他们仓卒聚集而来,利在一次决战,万一我军失利,大事便无可挽回!徐敬猷出身于赌徒,不熟习军事,兵力又单薄,军心容易动摇,大军进逼,马上可以攻下。徐敬业虽想救他,从距离计算看根本来不及。我军摧毁徐敬猷,乘胜而进,即使有韩信、白起那样的良将也不能抵挡。如今不先攻取弱者却急着去攻强者,不是上策。”李孝逸听从他的意见,领兵进击韦超,韦超乘黑夜逃走;进攻徐敬猷,徐敬猷只身逃跑。 徐敬业统兵凭借下阿溪固守。后军总管苏孝祥夜里带领五千人,用小般渡过溪水先发起进攻,结果兵败身死,士卒涉水时淹死过半。左豹韬卫果毅渔阳人成三朗被徐敬业俘虏,唐之奇欺骗他的部众说:“这就是李孝逸!”准备斩首,成三朗大喊:“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李将军。官军已大批到达,你们覆亡就在眼前。我死后,妻子儿女蒙受荣耀,你们死后,妻子儿女被籍没为奴婢,你们最终不如我。”他最后被斩首。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