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矜而不争”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
时间:2013-05-27 21:25 来源:未知 作者:86zhaokao.cn 点击:次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②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②。” ④子曰:“君子周③而不比④,小人比而不周。” 注:①数:屡次。②党:结党营私。 ③周:团结。④比:勾结。
⑴根据前两章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4分)
(2)儒家主张藏富于民,认为百姓富裕了,自然国泰民安;法家主张贫民弱民,认为百姓贫穷就会国家强大。相较之下,法家更多考虑的是地主阶级甚至是君王一人的功利,是片面的;儒家藏富于民的思想,则有人民性立 场,对现实很有借鉴意义。 翻译: 哀公问有若道:“年岁荒歉,国用不足,有何办法呀?” 有若对道:“何不只收十分之一的田租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像这样怎可只抽十分之一呢?”有若对道:“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不富足呢?若百姓不富足,国君怎么富足呢!”(《论语》)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
- 上一篇:古诗阅读梅花二首|苏轼试题答案
-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米龙老爹|莫泊桑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