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刘越夫妇与父亲一同生活的日子里,丧偶的邻居梅阿姨对刘越和他的父亲照顾非常周到,所以刘越的父亲执意要娶梅阿姨,因此惹得儿子和自己断绝了关系。
D.小说中几处穿插了刘越的回忆,让读者看到了刘越过去的家庭生活状况,也让读者对刘越与父亲立下断绝关系的契约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也凸显了人物性格。
E.儿媳妇玉茹心中一直挂念、关心着刘越的父亲,毕竟是一家亲,所以舍弃面子主动要前去探望老人,同时也希望借此把原来的契约加以修改,让一家人不再生分。
(2)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儿媳妇玉茹这一人物有哪些特点。(6分)
(3) 小说中写到刘越冲出家门看到马路边一对父子放鞭炮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4)小说的结尾写到“刘越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你能从这个结尾中预见到怎样的故事结局,并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说出你的判断依据。(8分)
(1)D,3分;A,2分;B,1分,(B“越发地对妻子不满”稍有夸大之嫌;C时间“在刘越夫妇与刘越的父亲一同生活的日子里”错;E儿媳妇要前去探望老人的目的分析错误)
(2)(6分)家中灶台,油渍泛黄,没有吃的便要吃港式火锅——好吃懒做;大量购买衣服、首饰——(爱美)花钱无节制;不关心老人生活,只顾及遗产问题——贪图钱财,轻视亲情。
(3)(6分)马路上放鞭炮的父子是幸福的(1分),这也让刘越想起父亲对自己的恩情(关心爱护)(1分),这也让刘越产生了“快过年了”,“应该看望父亲让父亲高兴”的感恩之心(2分),为情节发展到“刘越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做了铺垫(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
(4)(8分。)我们可以预见到故事的结局是大团圆(喜剧性结尾)(1分)。小说中一再写到刘越当初与父亲签下断绝父子关系的契约,反对父亲再婚主要是因为刘越对母亲的深情,而不是对梅阿姨有不好的印象,父亲再婚有机会(2分);而且妻子玉茹现在也要去父亲那里,所以刘越要缓和父子矛盾有着希望(2分)。更何况刘越在小年这一天更加挂念自己的父亲,又看到马路边放鞭炮的快乐幸福的一对父子,更刺激了他要感恩于父亲的愿望。(2分)所以,结尾写到“刘越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说明他已经决定要回家看望父亲了,小说必定有个团圆的结局(1分)。
不是大团圆结局(1分);刘越媳妇玉茹的表现及遗产问题,( 3分),刘越的态度(2分),突破中国小说重“大团圆”的结局模式(2分)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