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文言文阅读训练:《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阅读答案

《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

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及官侍从,宠愈渥。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从何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       耆:老

B.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抚:安抚,安定

C.太祖多其能让            多:赞许

D.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视:和……比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祖召与语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B.然其意在子女玉帛 /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C.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安宁有此?且若从何知? /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

⑥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

B.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C.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

D.朱元璋十分器重陶安,亲赐门联夸奖他。但是后来有个御史指出了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朱元璋大怒,罢免了陶安。

 

 

《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福清教育网整理

11、B

12、D

13、C

14、D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