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文言文阅读训练:《刘弘基,雍州池阳人》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少以荫补隋右勋侍。大业末,从征辽,赀乏,行及汾阴,度后期且诛,遂与其属椎牛犯法,讽吏捕系。岁余,以赎论,因亡命,盗马自给。至太原,阴事高祖。又察太宗资度非常,益自托。由是蒙亲礼,出入连骑,间至卧内。兵将举,弘基募士,得二千人。王威等鲠大事,弘基与长孙顺德伏閤后,麾左右执之。从攻下西河,宋老生败,弃马投堑,弘基斩其首,拜右光禄大夫。师至蒲,引兵先济河,下冯翊。为渭北道大使,命殷开山副之。西徇扶风,众至六万,南度渭,次长安故城,振队金光门。将卫文升拒,弘基逆,擒甲士千余,马数百。时诸军尚未至,弘基最先胜。高祖悦,赐马二十匹。京师平,功第一,授右骁卫大将军。

讨薛举,战浅水原,八总管军皆没,唯弘基一军战力,矢尽,为贼拘。帝以临难不屈,优护其家。仁杲平,乃克归,官之如初。刘武周犯太原,弘基屯平阳,复陷贼。俄自拔归,授左一总管。从秦王屯柏壁,以劲卒二千繇隰州趋西河,蹑贼归路。贼锐甚,弘基坚壁储勇。及宋金刚遁走,率骑尾之介休,与王合击,大破之。累封任国公。从击刘黑闼,还,除井钺将军。会突厥患边,督步骑万人备塞,自豳北东拒子午岭,西抵临泾,筑障遮虏。

贞观初,李孝常等谋反,坐与交,除名为民。岁余,起为易州刺史,复封爵。召授卫尉卿,改封夔国。以老乞骸,为辅国大将军,朝朔望,禄赐同职事。太宗征辽,召为前军大总管,战驻跸山,有功,累加封户至千一百。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日“襄”。

始,弘基病,给诸子奴婢各十五人,田五顷,谓所亲日:使,固不藉多守此可以脱饥冻余悉散之亲党。

(《新唐书·列传第十五》)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阴事高祖 阴:暗地里,私下里 B.下冯翊 下:攻占

C.次长安故城 次:驻扎 D.除井钺将军 除:除掉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赎论,因亡命

A.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

命殷开山副之

B.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优护其家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劲卒二千繇隰州趋西河

D.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弘基“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王威等鲠大事,弘基与长孙顺德伏闰后,麾左右执之

②战浅水原,八总管军皆没,唯弘基一军战力

③以劲卒二千繇隰州趋西河,蹑贼归路

④及宋金刚遁走,率骑尾之介休,与王合击,大破之

⑤自豳北东拒子午岭,西抵临泾,筑障遮虏

⑥太宗征辽,召为前军大总管,战驻跸山,有功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弘基担任渭北道大使,殷开山作为副职,率兵向西平定扶风,向南渡过渭水,取得了一系列的战绩。

B.讨伐薛举时,八总管军都败亡,只剩刘弘基一军奋战,因弓矢尽绝,被敌军俘虏,但威武不屈,不久即被放回。

C.贞观初年,李孝常等人谋反,刘弘基因与他们有交往获罪,被削职为民。过了一年多,又被任命为易州刺史,恢复了爵位。

D.刘弘基身患重病时,分给每个儿子各十五个奴婢、五顷良田,其余的家产都散施给亲朋乡里。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隋将卫文升来拒,弘基逆击,擒甲士千余,马数百。(3分)

(2)使贤,固不藉多财;即不贤,守此可以脱饥冻。(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4分)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福清教育网整理

9.D(除:授予官职)

10.A(A都是连词,于是,就。B代词,他;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代词,他;代词,指代自己。D介词,带领;介词,表原因,因为。)

11.C(①是刘弘基起事有功⑤表现刘弘基守土有责)

12.B(刘弘基被敌军俘虏,不是“不久即被放回”,而是平定敌军后才获救)

13.翻译(10分)

(1)隋将卫文升率兵来抵挡,刘弘基予以迎头痛击,生擒了一千多士兵并缴获数百匹战马。(“拒”1分,“逆”1分,句子通顺1分)

(2)假设儿子贤能,本来就不用依靠很多的钱财;假设儿子不贤能,守着这些财产也可以依靠它摆脱饥寒之苦。(“固”1分,“藉”1分,“可以”1分)

(3)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乃”1分,“无乃”1分,“私心”1分,“刺谬”1分)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他年轻时凭借世袭成为隋朝的右勋侍。隋炀帝大业末年,屡征辽东,弘基被征入伍从军。当时,他因家道中落,连随军出征辽东的盘缠都凑不够,(不能雇用牲口为交通工具,徒步而往)等到了汾阴,刘弘基估计行军日期落在了规定日期的后面,按照军法将要被斩首,于是和他的同伴故意用锤打死耕牛犯法,引诱官吏来抓捕他并关进监狱来躲避死罪。一年后,被家人赎出,就亡命他乡,趁乱盗马为生。

后来到太原,暗地里结交正在太原做官的李渊。他又观察到后来的太宗皇帝李世民英姿挺拔,气度非凡,更倾心结交。因此受到深厚的礼待,和李世民并马出入,可以自由的出入李世民的卧室。李渊将要起事,刘弘基又招募到兵士二千多人跟随。太原的副留守王威阻挡李渊起事,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埋伏在官厅的小门后面指挥手下士兵将王威擒拿斩首。而后他又跟从李世民攻克西河(今山西汾阳)。特别是霍邑一战,敌将宋老生招架不住逃走,刘弘基穷追不舍,宋老生最终因无路可逃而弃马跳崖,刘弘基亲自砍下他的脑袋,因为战功被封为右光禄大夫。

起义军打到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时,刘弘基带领一千人先渡黄河,攻克冯翊(今陕西大荔朝邑镇),被任命为渭北道大使,以殷开山为副将,向西扩展,占据了扶风一带,兵员增至六万人,于是南下渡过渭水,屯兵于长安老城,(对隋都长安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声威大振)刘弘基在金光门编整队伍。隋将卫文升遣兵来战,刘弘基予以迎头痛击,生擒了一千多士兵并获数百匹战马。这时候其余军队还未赶到,而刘弘基所率领的军队先挺进隋都,首战告捷。李渊十分高兴,赐给他二十匹马。攻克长安以后,他功记第一,被封为右骁卫大将军。

刘弘基领兵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与薛举交锋,结果官军失利,八大总管都吃了败仗。尤其是刘弘基的部队,苦战恶斗,直到矢尽无援,全军覆没,刘弘基本人也被俘。李渊对他临难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表示嘉奖,赐给他家里许多粮食、布帛。后来官军终於平定薛举(其子仁杲继位)的割据势力,刘弘基才从狱中被放出来,李渊便恢复了他原先的官爵。刘武周侵犯太原,弘基领兵驻扎在平阳,再次落入敌手。不久借机逃脱,被授予左一总管。随李世民再战宋金刚。先屯兵于柏壁(今山西新泽县),了解敌人的动向之后,刘弘基率领二千兵卒从隰州(今山西隰县)到达西河(今山西汾阳),截断敌人的退路。这时敌军士气旺盛,他坚壁高垒,拒不应战。等到宋金刚迫于粮草不继引军退去。这时刘弘基却率骑兵出城追击,在介休城(今山西介休县东)外与李世民的军队相会,一起攻打宋金刚,大破其军。刘弘基得封任国公。此后又跟随李世民在治州(今河北永宁县东南)讨伐刘黑闼,回朝后授予井钺将军。适逢突厥入侵北部边境,刘弘基又率步骑一万人出征,在豳州(今陕西彬县)北界,东起子午岭西接临泾一线抗拒突厥,督率兵勇民工修营设障,加强战备设施。

贞观初,李孝常等人谋反,刘弘基因与他们有交往获罪,被削职为民。一年之后又启用为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刺史,恢复了爵位。贞观九年(635年)改封为夔国公。后以年老为由申请退休,授辅国大将军,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其俸禄及赏赐一如在朝人员。李世民出征东辽时,又启用刘弘基,请他担任前军大总管,在驻跸山作战,又以力战建功,因而太宗李世民屡屡给予慰劳,刘弘基的食邑又加至1100户,当年病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襄”。

起先,刘弘基身患重病时,他分给每个儿子奴婢十五人,良田五顷,对亲人们说:

“子孙如果是贤能之人,原本就不依赖过多的资财;如果不是贤能,只要守住这些资产,也可以依靠它摆脱饥寒之苦。”其余的家产仆役都施舍给亲朋乡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