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训练:《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阅读答案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小松》 杜荀鹤①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①杜荀鹤(八四六-九零七),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出身寒微,曾自称「天地最穷人」。四十六岁方举进士。朱全忠篡唐称帝后,任他为翰林、知制诰,仅五日而卒。 ②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 (1)有人说“刺”和“出”用的相当精当,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2)诗中两处凌云所指是否相同?作者借此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4分)
《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福清教育网整理 (1)答案:“刺”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勾画出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分)“出”字显示出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2分) (2)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2分)诗人借此感慨: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埋没、摧残呀!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2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散文阅读训练:《人生的初秋》阅读答案
- 下一篇:散文阅读训练:《冷的味道》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