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苏武在何处牧羊》阅读答案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苏武在何处牧羊》 毕淑敏 ⑴坐船拜谒贝加尔湖。导游是个俄国小伙子,30岁,名叫万尼亚。 ⑵契诃夫曾写道:“贝加尔湖异常美丽,难怪西伯利亚人不称它为湖,而称之为海。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岸上群山连绵,森林覆盖。” ⑶万尼亚从船舷摘下一个水桶,把桶抛向湖面,荡起绳子,小桶一个筋头扣进湖中,盛满水后被揪得蹦跳起来。万尼亚举着滴滴答答落着水珠的小桶对大家说,请,喝吧。 ⑷我们说,就这样?喝? ⑸万尼亚说,贝加尔湖中心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非常洁净。在盛夏,水温也只有3摄氏度,冰镇的,矿泉水。 ⑹我们一仰脖,咕咚咚喝下去,果真甘美如泉。 ⑺船舷边,万尼亚说,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中国人似乎对贝加尔湖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这是为什么? ⑻我说,你知道我们汉代的苏武吗? ⑼他说,知道。万尼亚手搭凉棚看着天边,蓝色的眸子反映出天空的流云。他说,你们的苏武,当年在这里的哪个地方牧过羊呢? ⑽大地苍凉,湖水澄澈。看着湖底的水草,会产生一种错觉,想起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海面像最蓝最蓝的矢车菊花瓣,在这晶莹剔透的水底,一定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贝加尔湖周边逶迤的山脉和丘陵,是中国北方部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盛夏时分,正是这里最好的季节,在船上还感到沁骨的寒意。一过了9月,严寒就奔驰咆哮而来。湖畔降到零摄氏度。山峰和盆地约为零下30摄氏度,巨大的气压差形成强大的风暴——贝加尔季风,搅得周天寒彻。冬天,更是锥心刺骨的寒冷。当地人说,温度可达零下50摄氏度,走到外面猛吸一口气,你就变成一个医学家,对呼吸系统如何分布有了最切身的了解。你知道所有的气管走向,每一个肺泡都变成冰珠。贝加尔湖面更是整块巨冰,把万物间的每一丝暖气都吸入脏腑,镇守着无边无际的银白。 ⑾苏武是汉朝使节,出使匈奴。匈奴游说苏武背叛,软硬兼施都没有用,就把他流放到北海。单于对苏武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 ⑿苏武牧羊的“北海”并非大海,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贝加尔湖。在苦难恶劣的气候下,苏武呆了19年。合两个抗日战争加上一个解放战争。 ⒀我觉得单于十分卑鄙,要杀就杀,说什么公羊产羔!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有了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公羊也尚不能生育,实在欺人太甚。苏武每天拿着使节棒放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棒上的毛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19年之后,苏武才回到汉朝,受到热烈欢迎。据说苏武回国后,一直保持着吃羊肉棒骨喝羊肉汤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这种食谱的好处,受尽磨难的苏武活到了80多岁。 ⒁万尼亚指着一方草木丰美的谷地说,苏武可能就曾在那里牧羊。我说,苏武一定在湖边最高的山上牧羊,怀里抱着公羊,不是为了生仔,而是为了取暖。摩挲着手中的汉节棒,饮雪吞毡,眺望家乡。 ⒂航行至贝加尔湖深处,万尼亚很兴奋地拿出几个小戈比,发给一人一枚。我们问,干什么用呢? ⒃万尼亚说,看我的。说着,一扬胳膊,把戈比投向幽远的湖水。他说,把硬币交给贝加尔湖,然后许一个愿,不要讲出声,就放在心里。贝加尔湖会听到的,他会帮助你实现愿望。很灵的。 ⒄我们感谢他的好意,依次把手中的戈比投向贝加尔湖。硬币划出一个美丽的弧形,边缘如划割圆木的轮锯,切开贝加尔水晶般的湖面,缓缓降入。贝加尔湖的水非常清澈,据说可以透视到水下40米深的地方。那枚褐红色硬币在碧绿的水草中悄然飘荡,衬着垩白色的湖底岩石,宛如就要谢幕的小舞蹈家。 ⒅我有一个愿望,贝加尔湖知道。 12.文章第⑺段说,“中国人似乎对贝加尔湖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⑽段具体描写了贝加尔湖的寒冷,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最后作者说:“我有一个愿望,贝加尔湖知道”这个愿望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⒁段中,万尼亚认为苏武可能在草木丰美的谷地牧羊,而我认为苏武一定在湖边最高的山上牧羊。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他们的依据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常春藤和苏武具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3分)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陆蠡《囚绿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武在何处牧羊》:福清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