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竹子》阅读答案(2)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仔细阅读上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息”字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时进出的气;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3)种解释。(1分)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用途、竹子的品格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品格。(3分) 3、作者从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等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2.5分) 4、“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1.5分) 5、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2分) 6、“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这是反问句句,将它改为陈述句 竹子的品格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赞叹和喜爱 的思想感情。(4分) 息息相关:连呼吸都有联系。形容关系十分密切。
《竹子》:福清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拐弯处的回头》阅读答案
-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花瓣飘香》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