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记叙文阅读训练:《羚羊过山冈》阅读答案

《羚羊过山冈》

凌仕江

是一个黄昏。东边太阳,西边雨,这是罕见的太阳雨。雨中夹着雪花。

一辆像是从战争中突围而来的大卡车在风中的尘埃里爬行。车上的人蓬头垢面,有的像难民,有的像游客,有的戴着大墨镜,有的挎着相机,有的还举着枪。

只要翻过山脊,前面就可看见纳木措了。

这样的情景,仿佛是为一个即将展开的电视画面特意安排的。但在西藏的许多地方,这样的环境和场面却再自然不过了。小男孩记得很清楚,车子一直围绕着一座山在转,向上,再向上转。当时的天很暗很暗,暗得几乎要将世界万物吞没。车上的人渐渐停止了嘈杂的声音,有的感到头晕目眩,有的已经昏昏欲睡,有人开始在风中低低地呻吟,他们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只有小男孩的目光是清醒的。他睁大神采飞扬的眼睛锁定正前方——

大拐弯过了又是小拐弯,车子发出几声急促的鸣笛。就在车拐来拐去的颠簸中,不知何时,路边的山岗上出现了三头羚羊,两大一小,像三个飘然的倩影。

小男孩情不自禁地张大了嘴巴:美,真是太美了!

车上的人从男孩的声音中醒来了:“哇,你们看,真是美啊!它们真是和谐的三口之家呀。噢,美丽的风景,可是不能带回家了……”

就在大家感慨万千的时候,突然,枪声贯耳——

“砰——砰。”

小男孩眼睁睁看着一头羚羊倒在血泊中时,惊吓得吐出了舌头。车上的人迟缓又呆滞地瞪大了眼睛。然后,一阵喧哗和骚动。

小男孩不顾司机反对,纵身跳下车去,疯了一样扑向那只血染的羚羊。他的心在痛,比枪口下的羚羊更痛,他痛他不能替这只羚羊挨一颗子弹。

车上已经乱成一团。有人声嘶力竭地喊:“是谁开的枪?”要将那个坏人狠狠赶下车去。

车很快又启动了。可谁也没想到,剩下的两头羚羊竟仰起头迅猛地追了上来。车开得很快,羚羊追得很慢、很慢,看得出,它们的脚也伤得不轻,路上散落了一些血迹斑驳的蹄印。那只幼小的羚羊跑出几步,便停在原地上,它凄婉的声音越来越小。

小男孩背对着地上两只一大一小的羚羊,他的身子挤在众人中显得异常的高大,风卷走了他的太阳帽,他怀抱里受伤的羚羊好像睡得很香、很香。

那只奔跑的羚羊追了很远、很远,它最终绝望了,突然长嘶一声,调转头,跪倒在经幡飘摇的山口。幼小的那只羚羊在山口哭泣。它的声音被五彩经幡传得很远、很远。

小男孩不时地回头,张望着它们。他燃烧的眼睛钻进了羚羊跪拜的眼睛里。他内心的血在咆哮,风和雪把他和怀抱里的羚羊裹得很紧、很紧。

经幡的影子越来越模糊,山口的墓碑越来越远,羚羊呆望着男孩的眼睛,默默站起身,调转头,向四周望了望,然后,悻悻地、艰难地消失在了众山之上。

小男孩说他从没看见过那么悲伤的眼睛,像一轮血汪汪的落日。就在那一刻,日破西山红似血,当雪花渐渐远去的时候,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在天湖的纳木措上空缠绵悱恻。万道霞光普照大地。

小男孩猛地一甩头,泪珠儿叮咚一声掉了下来,像写在水面上的童话,那么晶莹,那么凝重,如同魔沼里凝固的一汪水银,那么那么那么的蓝……

(选自2010年第7期《读者·乡村人文版》)

26.第三段中画线句写车上人们的种种反应,有什么意图?(2分)

        

27.试依据提示,概括小男孩子对羚羊的感情变化:赞美→ →怜惜。(2分)

28.试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1)小男孩不顾司机反对,纵身跳下车去,疯了一样扑向那只血染的羚羊。

        

(2)他燃烧的眼睛钻进了羚羊跪拜的眼睛里。

        

29.“羚羊呆望着男孩的眼睛,默默站起身,调转头,向四周望了望,然后,悻悻地、艰难地消失在了众山之上。”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说说羚羊妈妈离开时内心会是怎样的想法?(3分)

         

30.本文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羚羊母子的追车、跪拜、哭泣和凝望等行为,试体会这样写的妙处。(2分)

  

 

 

《羚羊过山冈》:福清教育网整理

26.示例:通过人们所经受的高原反应的种种表现,衬托了下文小男孩与众不同的行为(或引出下文写小男孩与众不同的行为)。

27.痛心(悲痛)

28.(1)强烈地表现了小男孩对受伤羚羊的爱心。 (2)表现了小男孩对羚羊的理解和怜惜之情。

29.示例:可恶的人类,想不到他们竟然会对弱者开枪;那个小男孩却是人类中善良的代表,他带走我受伤的孩子,但愿他能救治好我的孩子,让它能重回我的怀抱。

30.示例:这样写,能真实、准确地表现出羚羊内心悲伤、痛苦和愤恨的感情,从而倾注了作者对羚羊的同情和对某些人射杀羚羊行为的痛恨之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