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训练:《学问和智慧(节选)》阅读答案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学问和智慧(节选)》 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应用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St. Peters)或巴黎圣母(Notre Dame)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的美术史,尤其是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一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答】 ▲ 12.“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请你仿照这句话,重新选择喻 体,再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学问和智慧关系的正确理解。(2分) 【答】 ▲ 13.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有人对这些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后,结合本文谈一些你的看法。(2分)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人,结果也一事无成。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成,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开展与普及,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答】 ▲ ▲
《学问和智慧(节选)》:福清教育网整理 11、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12、句式相似,内容准确即可。 13、凡是能结合读书与思考、实践的关系谈出观点,列出理由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散文阅读训练:《晨顾紫禁》阅读答案
- 下一篇:散文阅读训练:《周庄水韵》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