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议论文阅读训练:《“外行莫论曹操墓”是一种学霸说法》阅读答案

《“外行莫论曹操墓”是一种学霸说法》

王传涛

有关“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讨论。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表示,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能说外行话,应在考古学学科内讨论问题,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

“真假曹操墓”的争论,本属正常的社会讨论。但是社科院专家的“外行论”,却一下子拔高到了话语权的层面。我们都看过小学生吵架,小学生的争论更多的是“以势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社科院专家的“外行论”,就是典型的“以势压人”。以个人的学术地位作为争论的论据,已经让“真假曹操墓”的争论失去了学术研究的高雅性,俨然变成了一场小学水平的吵架与厮打。而事实上,在历史真相面前,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称为“内行”,所谓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也都是相对的“内行”。

社科院专家之所以说人家“外行”,主要是说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流行墓志铭,直到魏晋时期开始偶尔出现的。可是,话再反过来说,风俗习惯上没有墓志铭,就认定曹操没有墓志铭,这好像也没有什么道理吧。万一,哪一天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了真正的曹陵墓志铭,我们又作何解释?所以,在对待墓志铭的态度上,我们还应该本着“论从史出”的方法。

做学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就是说,在对待曹操墓的问题上,我们“大胆假设”此墓为曹操墓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关键要落实到“小心求证”的层面。历史考古问题上,就算能列举一百个史料证明观点正确,只要有一个反证,观点就可推翻,这是很正常的。在对待曹操墓的问题上,我们也应该本着这样的态度,即允许别人找一条反证,而不是在大街上嚷嚷“你无权质疑”,当一个学术方面的“学霸”。

梁启超先生曾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主观观念之革新”,这里的“观念之革新”不是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种积极的学术心态,即允许质疑者发出质疑的声音,史学工作者只需要认真地解答,仅此而已。

在“真假曹操墓”面前,人人都有质疑的权利。

(《扬子晚报》2010. 01)

13.“外行人”质疑曹操墓的依据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析划线句的论证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术研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行莫论曹操墓”是一种学霸说法》:福清教育网整理

13、曹操墓没有墓志铭。

14、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语带讥讽地指出社科院专家“以势压人”的学术态度,通俗形象。

15、论从史出,小心求证,积极开放的学术心态(“观念更新”或“允许质疑”也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