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神奇的地声》阅读答案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神奇的地声》 韩长代、田锟 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声,可以说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 我 国史书上记载地声的例子很多。《魏书·灵征志》载: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清朝乾隆年间的《三河县志》记载1679年三河 8级地震前的情景:“忽地底如鸣大炮,继以千百石炮,又四远有声,俨然十万军飒沓而至,余知为地震……”1976年8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五六个小时不 少人也听到特别奇怪的声音。 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这与震级的大小、距离、远近和震源的深度及地面覆盖物有关。有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还有的似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等。同一次地震,各地听到的地声情况也不尽相同。 地声,同其他声音一样,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引起的声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注意观测地声,对地震预防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有利用地声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唐山大地震前,滦南县有位中学教师,凌晨两点钟听到隆隆的地声后,立即喊醒周围所有的人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带躲避。结果,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前,地壳岩石断裂或者滑擦,有时要经过几个小时或者 科学家们和人民群众总结出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谚语。谚语曰:“临震前,一瞬间,地声发,最常见。震级大,地声沉;震级小,地声尖。响声长,隔得远;响声短,在眼前。闻地声,宜果断;速躲避,少危险。”观测地声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选自《青年科学》2011年1月) 【小题1】.什么是地声?地声有哪些神奇之
【小题2】.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明白这个事理对地震的预防有何意义?(5分)
【小题3】.试分析文中引史料和引谚语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4分)
《神奇的地声》:福清教育网整理 【小题1】(6分)地声是地震前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发生断裂或摩擦而引起的声现象。(2分)地震前,地声能向人们发出最后的警告信号;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4分) 【小题2】(5分)利用地声预测、预报地震(2分。其中“预报”“预测”占1分)意义在于懂得观测地声进行判断;采取措施,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分) 【小题3】(4分)引用《魏书·灵征志》和《三河县志》所记载的史实,证实地震前确有地声这一现象;引用谚语使对利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说明更加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议论文阅读训练:《朋友四型》阅读答案
- 下一篇:记叙文阅读训练:《拥你入睡》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