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吏道》阅读答案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吏道》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 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选自《伯牙琴》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虞建官,厥可稽已 厥:那,那些 B、盗贼害民,随起随仆 仆:消灭 C、岂有厌治思乱 治:管理 D、敢怒而不敢诛 诛:诛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业不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天之生斯民也 句读之不知 C、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而望其蕃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B、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言辞激烈的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鱼肉百姓,比强盗还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作乱,是因为“吏”“夺其食”“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8、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B、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D、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9、把文言文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3分) (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3分) (3)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4分)
《吏道》:福清教育网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