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古诗文阅读训练:《“洛阳有僧”》《题破山寺后禅院》对比阅读答

《“洛阳有僧”》《题破山寺后禅院》对比

(一)

洛阳有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讫,出怀中错,错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

① 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

② 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

③ 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

④ 错:打磨玉石的工具。

⑤ 律合:指频率相同。

(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终不能已

(2)曹绍夔素与僧善

(3)其声遂绝

(4)禅房花木深

14.下列句子中与 “乃置馔以待”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以战 B.固以怪之矣

C.策之不以其道 D.属予以记之

15.翻译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6.结合诗意,谈谈你对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理解。(2分)

17.根据对短文和诗意的理解,回答问题。(2分)

(1)文中的磬“自鸣”是因为

(2)诗中的磬有“余音”是因为

 

 

《“洛阳有僧”》《题破山寺后禅院》对比:福清教育网整理

13.【答案】(1)停止 (2)友善/友好 (3)消失 (4)茂盛/繁茂

【评分标准】满分4分,解释中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4.【答案】D

15.【】僧把磬自鸣当作怪事,因害怕而生病了。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译出“以为”“惧”“疾”得1分。③语句通顺,表意完整得1分。

16.【】这两句诗写的是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殆尽。/这两句诗不仅衬托了环境的优美,更说明山水美景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暗示人应保持本真,逍遥适世。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从“句意理解”“诗句赏析”中任选一个角度,符合诗意、

诗境,语句流畅,表达完整,得2分。语句欠流畅,表达不完整,得1分。

17.【答案】(1)“此磬与钟律合”/律合/共鸣/声音能传递能量。

(2)“万籁此都寂”/山谷幽寂,回声悠长/回声/回音。

【评分标准】①满分2分。②一空1分,用原句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