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金桥感事吴融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金桥感事吴融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②早闻临渭北,射雕③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④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注】 ①此诗写于公元891年。公元890年,唐昭宗讨伐北方沙陀族藩镇节度使李克用,三战皆败。李军长驱直入山西地带。②饮马: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③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④周平王迁都洛阳,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戎人在野外祭祀,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地。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晋国大夫魏绛认为用“和戎”方式解决汉、戎民族矛盾有“五利”,晋悼公采用此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2)请赏析该诗尾联中的景情关系,并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作用。(3分)   金桥感事吴融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1)引用典故的手法。作者借用伊川之叹来表达自己对唐朝国家命运的担忧,借对魏绛的“五利”之策的肯定,表达了自己寄希望于朝廷能采取“和戎”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也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行为。   (2)诗歌的尾联融情于景。描写了夕阳西下,诗人于长亭处似乎听到了在战火烽烟中传来哀笳一曲,在凄凉的环境中诗人充满忧愁。尾联以景结情,在充满凄凉的战乱之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王朝发动讨伐李克用这场战争的忧愁:战争势必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给国家带来创伤。   金桥感事吴融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这是一篇政治抒情诗 。《唐诗鼓吹评注》谓 :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称藩镇李克用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李克用占据邢 、洛、磁三州。昭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采用了宰相张浚等人发兵讨李的主张。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结果三战三败。张浚的副手孙揆,就在这年九月李克用破潞州(今山西长治西南)时被杀。李克用的军队乘胜纵兵夺掠晋、绛、河中一带 。百姓家破人亡 ,赤地千里 。大顺二年春正月 ,昭宗被迫罢了张浚等人的官,二月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 。 诗人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于此,写下此诗。 诗一开头就把太行山的景色写得雄伟宏美: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 ,重峦叠嶂 ,高耸在晴朗的天空。红日、白雪、蓝天,色彩鲜明,宛若浮雕。时令已是早春二月 ,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呼啸 ,寒意料峭。一个“尚”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触。目之所见,体之所,毫无春意。景色之美,气候之寒,更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切。两句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气氛。 颔、颈两联,一连串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感叹 。“饮马”,是用《左传》故事。公元前五七九年 ,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 ,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这里比喻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军事野心。因为李克用的军队早在中和三年 883)与黄巢作战时 ,就进军过帝都长安 ,故说“饮马早闻临渭北 ”。“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中。这里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将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 颈联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进而抒感言怀。诗人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用典故来曲意表达 。“ 百年”句用了周朝辛有的故事。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人在野外祭祀。披发是戎族的风俗习惯,辛有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所有。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他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故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辛有的预言生前无人理会,死后却备受赞叹,这又有什么用呢 ?肺腑之言,泻于豪端。尽管个人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诗人仍希望皇上采纳古时魏绛的方法 ,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的大夫。晋国所在地的山西是个汉、戎杂居的地方,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魏绛曾建议用“和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为“和戎”有“五利”,晋悼公采用了魏绛的主张 ,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时”的政治效果。诗人通过肯定魏绛,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 用典是古典诗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手法。一首诗中过多地用典,往往会弄得诗意晦涩难懂 。《金桥感事》虽连用数典,却不觉晦涩。诗人正是在曲折变化中,贴切地表达了难以直言之隐旨,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题旨亦因之更为突出、鲜明。       补充资料   金桥不在长子门   这座让大家念念不忘的金桥到底在哪里呢?   明《潞州志》记载:金桥,在城南二里,路通高平县。清《潞安府志》记载:在郡西南关。 唐朝的吴融曾写过一首《金桥感事》: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吴融是晚唐诗人,官至户部侍郎。后遇朱全忠犯上作乱,致使他逃离京城。《金桥感事》一诗,就是作者流落上党时所作。   魅力长治文化丛书《上党寻笔》收录了该诗。说这座金桥位于长治市西南长子门村,金代(1127—1137年)建造,青石拱桥,俗称金桥。 (责任编辑:86zhaok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