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世家史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 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 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 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 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 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 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 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 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卫,入主蘧 伯玉家。
    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摘自《史记·孔子世家》)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趋详之节                     趋:疾走。
   B.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益:加多。
   C.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         穆然:肃穆的样子。
   D.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济:渡河。
3.以下句子中,能够全部表明孔子政治理想的一组是(3分)(    )
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  ③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④君子讳伤其类也⑤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⑥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是理想主义者,可惜没有人用他,齐景公虽然热情地询问孔子怎么构建政治理想等问题,但由于朝中大臣的反对,加上自己目光短浅,最后对孔子采取了“敬而不用”的态度。
   B.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讲求君臣、父子之礼,并且认为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从文中可以看  出,这是孔子政治理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能够体会出作曲者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  
   D.当孔子听到窦鸣犊、舜华被杀的消息后,感慨万千,认为那些鸟兽对于不义的行为还知道躲避,更不要说自己了!于是决定回到老家陬乡休息。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分)
   (2)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3分)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世家史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2.C  解析:穆然,沉默静思的样子。
    3.A  解析:③说的是孔子学习鼓瑟,⑤闻窦鸣犊、舜华之死后的感慨,⑥孔子回答卫灵公关于军队列阵作战的事。
    4.B  解析:B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中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
    5.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君、臣、父、子”四字的解
释。(2)要注意“尚”“辟”“况”等字的翻译。
    参考答案:(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2)那些鸟兽对于不义的行为尚且知道避开,何况是我孔丘呢!

参考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听了后说:“对极了!假 如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有一天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 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豁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 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厚葬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 国家。自从那些圣贤相继离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礼崩乐坏已有好长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烦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 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 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有一天,景公慰留孔子说:“用给季氏那样高的待遇给您,我做不到。”所以就用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孔 子。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责任编辑:86zhaok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