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自学考试 >

好医生华益慰阅读答案

好医生华益慰阅读答案
 
    ①他见病人的第一个表情就是微笑;天亮为病人查体前,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可能地少暴露病人的身体;查房时,他总是轻手轻脚地关门开门;手术前,他总是在电梯口等候病人,让患者在麻醉前看到医生……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举动,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坚持了50多年。
    ②这位退休后每年还要做100多台手术的老医生终于还是病倒了:胃癌晚期。平时酷爱棒球、会说山东快书的老头儿在病床上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在华主任的病房外,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把他们对华主任的感激和祝福写在一本朴素的留言册上。其中一则很简单,但很有震撼力:“纯粹,高贵。”
    ③华大夫是新中国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从跨进医学院的第一天起,他的梦想就是一辈子当个好医生。
    ④华益慰做的最后一台手术是为63岁的杨华老人做的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因为考虑到术后的美观,华益慰精心地开好刀,细心地缝好每一针。就在手术当天,他本来已经约好做胃镜检查,可为了不影响病人的情绪,他平静地走进了手术室。
    ⑤手术后第二天华益慰就住进了病房。8天后,他全胃切除。
    ⑥华益慰最后主治的患者很快康复出院了,然而,他自己却再也没能离开病床。死神一步步向他逼近。
    ⑦怕生病,怕手术,几乎是所有人的心理。有的上了手术台,又害怕医生不用心做,为保险起见,一些患者用红包来铺路。华益慰是军内外著名的外科专家,慕名找他看病的,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战士;有富豪大款,也有平民百姓。对付红包,华益慰有两招,一是坚决拒绝;另一个就是对顾虑大的患者,术前先收下,术后再退还。这两招失灵的时候,他就将红包以患者的名义存入银行,找寻机会,随时退还。有一个名叫张秋海的普通工人,华益慰曾为他的妻子做了小肠癌手术,事后张秋海送给他一个1000元的红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再找到合适的机会把红包退还给张秋海。华益慰只好到附近的医院,以张秋海的名义把钱暂时存了起来,想要待找到他后再退还。转眼9年过去了,没退掉的1000元钱华益慰一直记得。躺在病床上,他还念念不忘,反复向家人交代: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张秋海,把钱退给他。当老伴儿带着他的嘱托和存折辗转找到张秋海时,看到这张保存了9年的存折,听到华主任病倒的消息,张秋海老人失声痛苦:“这个存折我也不要了。”老人决定把存折捐给医院,作为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教材。
    ⑧在华益慰的书房里,有一张从画报上剪下来的白求恩工作照。华益慰的长子华俭说:“这张照片在我们家挂了很长时间,我父亲一直把它挂在书房里,我也不记得挂了多少年了。”
    ⑨第二次手术后,华益慰考虑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把孩子们叫到病床前说道:“我这个病如果不好,死后的处理,按照你们爷爷奶奶的做法。尸体解剖我是自愿要做的,不保留尸体,不留骨灰,也不能说撒在哪、摆在哪。”他让儿子华新执笔,正式写了遗嘱,并在遗嘱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遗嘱这样写道:“作为医生,在多年的工作中,为病人所做的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还有许多惦念我的好战友、好同事,很难得,我很知足,也很感激。而身后一切的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留骨灰;自愿做遗体解剖,此事希望委托丁华野教授安排,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其他有关事情我愿按照我妻子张燕容的安排进行。”
    ⑩2006年8月12日的北京,闷热的空气笼罩在默默送别逝者的旅程上:下午6时36分,人民的好医生华益慰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走完了他73年平凡而高尚的人生。 (责任编辑:86zhaok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