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自学考试 >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三峡吟 (宋)徐照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阅读答案鉴赏

21.答案:猿声
    解析: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
22.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
    解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都是表现手法,阅读时注意比较。

鉴赏

    李端诗“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其实听见猿声的仅限于他自己,他却将猿猴的哀鸣连同周遭山昏雨繁的景观一起推向友人,设想两处分宿而能共听共感,个人体验便因相思之情更增添了厚度。他的另一首诗“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听夜雨寄卢纶》),也是将夜雨景象外射给对方,只是在自己感受的“萧条”与设想友人荷池听雨的清韵之间构筑起一定的张力,情思显得稍为复杂。

(责任编辑:86zhaok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