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一堆记录在案的数据,也不是一串被记载下来的事实的堆砌
时间:2015-02-24 14:56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核心提示:①历史不是一堆记录在案的数据,也不是一串被记载下来的事实的堆砌,它是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争论。这样,关于一个事件的实际意蕴、一个偶发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最准确地概括这个事件?这些争论就在历史的解释中属...
①历史不是一堆记录在案的数据,也不是一串被记载下来的事实的堆砌,它是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争论。这样,关于一个事件的实际意蕴、一个偶发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最准确地概括这个事件?这些争论就在历史的解释中属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当一个社会隐瞒其过去记录的某些部分,然后那个社会或其领导人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当一个社会试图改变历史记载所呈现的或已经有充分根据的事实的时候,我们知道,历史是如何出于政治目的被曲解的。 ⑤西方最常见的偏见是用技术变革来衡量“进步”,根据这个标准,至少到历史的晚近时期,没有出现重大技术变革的社会是不开化的。事实上,尽管文字记录和重大技术变革存在于我们所称的“文明社会”,但两者都不是文明开化的本质性内容。当我们研究历史时,或许我们应该记住英国批评家约翰•拉斯汀所记载的历史行为的三个内在要素:“伟大民族将他们的自传书写在三种稿本上:行为之书、言语之书和艺术之书。” 1.概括第一段内容。(2分) 2.第二段中“意见”和“事实”的区别是 (2分)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三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尽管如果他们将自己所在的地方视为世界的中心 ②日本人不会将伦敦称为“远西” ③这两种说法或许都是正确的。 ④将洛杉矶称为“远东” ⑤“近东”和“远东”中的“远”和“近”只是相对于西欧的地理位置而言。 A.③⑤②④① B.①⑤②④③ C.①⑤②④③ D.⑤②④①③ 4.分析第四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5.根据第五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应仅仅把技术变革作为衡量文明的尺度。 B.可以说没有文字记录就不会出现真正文明。 C.一个民族的艺术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文明。 D.从行为举止中也能够看出一个民族的文明。 6.下面是某网站推荐《牛津欧洲史》一书的内容,找出其中错误。(4分) 本书是一本既不失历史原貌,又穿透表象探究历史价值的优秀著作。该书不局限于历史本身,以西方人的视角,从人类文明谈起,通过具体事实和大量数据,全面而客观地阐明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完全摒弃了西方人的偏见,开启全新的话语体系,再现历史的同时又留给我们很多现象背后的思考。 1.历史是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争论,这些争论在历史解释中是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1分,但历史往往被曲解。 2.“意见”是个人的主观看法,“事实”是客观的,有充分依据的。 3.D 4.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第一个偏见:我们知道什么是“文明的”并达到了“文明的”的标准,开启下文,谈论文明的标准和定义。 5.B 6.(1)该书是并非运用大量的数据;(2)本书没有完全摒弃西方人的偏见,知识认识到偏见;(3)该书谈欧洲史笔试世界史;(4)该书沿用了西方语言传统中的习惯短语,,并没有开启全新的话语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