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高考文化经典阅读:孟子三大思想内涵阐释

  核心提示:高考文化经典阅读:孟子三大思想内涵阐释1.“仁政”思想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强调君善政才能仁。他反对春秋五霸,强调“义战”,并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者无敌”。孟子的“王道”“仁政”...

文化经典:孟子三大思想内涵阐释

1.“仁政”思想

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强调君善政才能仁。他反对春秋五霸,强调“义战”,并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者无敌”。孟子的“王道”“仁政”还包括“民贵君轻”思想,即重人民,强调民主。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还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还有“禅让”的进步主张(即举贤为君)。孟子的“仁政”从孔子的“亲亲”发展为“禅让”,甚至大胆提出君主也可举贤,大胆地向以血统关系世袭的君主承袭制提出了挑战。

2.“性善”道德观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建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的,包括“仁、义、礼、智”四性,“性善”是孟子仁论的基础。

孟子认为“性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孟子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如他说“有性善有性不善”,但他坚信,人性是可以恢复其本来面目——“善”的。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善人。

3.“仁义”伦理观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仁义并重”,并把“仁”与“义、礼、智”相联系,建成一个以“仁”为纲,“义、礼、智”为目的的“仁义学”思想体系,提出“居仁、立礼、由义”。孟子还提出为了义,甚至可以舍生取义,主张仁义并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