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自学考试 >

李思安传阅读答案翻译(2)

  核心提示:李思安传阅读答案翻译旧五代史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初事汴将杨彦洪为骑士。好拳勇,未弱冠,长七尺,超然有乘时自奋之意。唐中和三年,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思安善飞槊...

 

李思安传阅读答案翻译旧五代史

5. B 迫:逼近。
6. D 其:他们的。而:表顺承。以为:以(之)为,让他做。
7. B

8. B 原文为“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迫濠州,皆有奇绩”,其中“下天长、高邮二邑”意思是“攻克天长、高邮二城邑”,“下”是“攻克、攻下”的意思,不是“经过”。
 
9.(1)①梁太祖镇守汴,曾经大规模地检阅军队,看见李思安的身材,认为他很奇异。

[3分。“尝”,曾经;“伟”,认为……奇异(意动用法);句子大意各1分。]

②等到回师时,(李思安)率领各军攻伐潞,几个月没能攻克,军中士兵逃散很多。

[4分。“及”,等到;“逸”,逃跑,逃散;补充被省略主语(李思安);句子大意各1分。]

(2)①每从太祖征伐,常驰马出敌阵之后,测其厚薄而还。(每次跟随梁太祖征伐,常常驰马出现在敌阵之后,探测敌人虚实而回。)

②或敌人有恃猛自炫者,多命取之,必鹰扬飙卷,擒馘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太祖命李思安俘取敌人,总能在万众之中擒敌,出入自若,如踏无人之地。)

③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当时黄巢、蔡贼联合,梁太祖每次派人侦查巡逻,李思安一定率先独往。)

④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馀人追贼,杀戮掩夺,众莫敢当。(黄巢败逃,李思安率领手下一百多人追贼,杀戮敌人,夺取物资,没有人敢抵挡。)

⑤都将李唐宾马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而还。(都将李唐宾的战马被绊倒而使他从马上摔下来,李思安手持长矛刺向追来的敌兵,使李唐宾得以骑马返回。)

⑥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曾和蔡人作战,在战阵上活捉贼将柳行实。)

[3分,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但事件要完整。]

李思安传参考译文: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最初在汴将杨彦洪手下当骑兵。喜好拳术,不到二十岁时,已身高七尺,卓然有利用时代自我发奋的志向。唐中和三年,梁太祖镇守汴,曾经大规模地检阅军队,看见李思安的身材,认为他很奇异,于是赐名思安,字贞臣。李思安善于使用飞矛,所向披靡,每次跟随梁太祖征伐,常常驰马出现在敌阵之后,探测敌人虚实而回。如果有敌人仗恃凶猛炫耀自己,大多命他去俘取,他总是如飞鹰展翅,狂飙捲起,在万众之中擒敌,出入自若,如踏无人之地。梁太祖很看重他,命令他做王虔裕的副手任踏白将。(我国唐宋时期的侦察兵叫“踏白”,担任侦察的部队叫“踏白军”。)

当时黄巢、蔡贼联合,梁太祖每次派人侦查巡逻,李思安一定率先独往。黄巢败逃,李思安率领手下一百多人追贼,杀戮敌人,夺取物资,没有人敢抵挡。不久率军在郑袭击蔡寇,李唐宾的战马被绊倒而使他从马上摔下来,李思安手持长矛刺向追来的敌兵,李唐宾又骑上马返回。又曾和蔡人作战,在战阵上活捉贼将柳行实。后来渡过长淮,攻克天长、高邮二城邑,又抗拒孙儒,迫近濠州,都有奇功。多次升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官做到检校左仆射,不久拜为亳州刺史。操练军队,抵御贼寇,边境严整。李思安天性勇悍,每次统军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开平元年春,(李思安)率兵攻伐幽州,筑营桑乾河,俘虏缴获很多,燕人非常恐惧。等到回师时,(李思安)率各军攻伐潞,几个月没能攻克,军中士兵逃散很多。梁太祖十分愤怒,下诏罗列他的罪状,削夺他的全部官爵,把他交给他原郡作为民户安置。过了一年起用他,又令他率兵,也没有什么大功可记。梁太祖曾经趁着任命将领授予兵权,对身边的人说:“李思安临敌果断勇敢,没有能超过他的人,但每当藩镇挑选人才,我准备用他时,他失败的消息就总会传来,像这样两三次了,就知道矫健敏捷的将领运气不好,前代史书哪是乱说呢!” 乾化元年秋,又任命他为相州刺史。李思安自认为应当举着大旗,手持武器,统领士兵,到这时很不快意,只是每天苟且偷安,无意当政。到梁太祖北征时,因侦察的骑兵报信误期,荒废毫无准备,而又营垒荒疏塌坏,财库空虚耗尽,梁太祖发怒,贬他为柳州司户,不久赐他在相州自杀。

  • 2
  •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