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清明黄庭坚|郊行即事程颢_比较阅读

  核心提示: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注,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注,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8.《清明》诗中“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表现了介子推的名利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             ”两句也表现出相近的态度。(2分)

19.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4分)

21.现在的清明节是古代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寒食节与清明节气融合的结果,汇聚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综合《介夫传》、两首宋诗和链接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条概括。(8分)

 
【链接材料一】

①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旧俗以介推焚骸,国人哀之,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犯之则雨雹伤田。

②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链接材料二】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唐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链接材料三】

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20.【答案示例及评分参考】《清明》诗中的郊野上蓬蒿满地,荒芜的坟冢与盛开的桃李构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情的感慨。《郊行即事》诗中的郊野则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展现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游乐的兴致。每诗氛围与情感各1分,共4分。

21.【答案要点】①对介子推节操的敬重纪念。②敬畏自然,敬畏神灵。③慎终怀远(缅怀祖先,追思逝者)。④珍惜美好春光,融入自然。⑤尽情欢乐,享受健康生活。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8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