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李元纲《厚德录》|试题答案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鞠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知州曰:“推官之赐,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论奏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节选自宋•李元纲《厚德录》)

[注]①讼:诉讼,打官司。②录事参军:州府低级官职,掌管文书。鞠: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试题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所之
②皆以为得实
③上下皆怪之
④微使君之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②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3.读完上面这则故事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1.①到……去; ②认为; ③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④非,(如果)没有 2.①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②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3.能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意思符合即可)

试题二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知所之( 到……去 )
(2)皆以为得实( 认为 )
(3)上下皆怪之( 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
(4)微使君之赐( 非,(如果)没有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译文: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1分,“之”翻译错误不得分),留下了案子(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1分,“决”译成“判断”“判决”也得分,译错不得分)。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译文: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1分)。

14、读完上面这则故事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2分)
答案:能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1分)谦虚,不居功。(1分)(意思符合即可。)

译文:
钱若水担任同州推官,有个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录事参军(州里掌管文书的官)审问这件案子。录事曾向富民借过钱,没借到,于是就揭发富民父子数人共同杀死了女奴,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己屈招了。录事呈报知州,知州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个案件好几天不判决。留下案子将近十天了,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里大小官员都责怪钱若水。有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屏去他人后对知州说:“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奴,现在找到了。”知州于是叫人带来富民父子,全部卸下枷锁释放了他们。富民哭着不肯走,说:“如果没有您的恩赐,我们一家就要全完了。”知州说:“这是钱若水帮的忙,不是我。”那人又赶往钱若水的议事厅,若水关上门不见他,说:“这是知州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参与了什么?”知州因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钱若水坚决拒绝。于是远近都一致称赞钱若水。

(责任编辑:86zhaok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