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时间:2013-11-05 23: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 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是她,这个四十六岁的高龄产妇,在1966年3月的一个下午把我带到谷里。这之前,她曾生育三个女儿,两个存活,一个夭折。我是她最后的念想,是她强加给未来生活的全部意义,所以,不管是上山砍柴或是下田插秧,甚至于大雪茫茫的水利工地,她的身上总是有我。挖沟的时候我在她的背上,背石头的时候我在她的胸口。她对我加倍呵护,好像双手捧着一盏灯苗,生怕有半点闪失。 因为不停地升学,这个小心呵护我的人,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我离开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为了找钱供我读书,每到雨天,母亲就背着背篓半夜出门,赶在别人之前进入山林摘木耳。家里养的鸡全都拿来卖钱,一只也舍不得杀。猪喂肥了,一家伙卖掉,那是我第二个学期的路费、学费。母亲彻底想不到,供一个学生读书会要那么高的成本,但是她不服输,像魔术师那样从土地里变出芭蕉、魔芋、板栗、核桃、南瓜、李子、玉米和稻谷,凡是能换钱的农产品她都卖过,一分一分地挣,十元十元地给我寄,以至于我买的衣服会有红薯的味道,我买的球鞋理所当然散发稻谷气息. 直到我领了工资,母亲才结束农村对城市的支援,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这时的她,已经苍老得不敢照镜子了。她的头发白得像李花,皮肤黑得像泥,脸上的皱纹是交错的村路,疲惫的眼睛是干水的池塘。每个月我都回村去看她,给她捎去吃的和穿的。 后来,父亲过世了,我把母亲接到城市,以为故乡可以从我的脑海淡出。其实不然,母亲就像一本故乡的活字典,今天说交怀的稻田,明天说蓝淀塘的菜地,后天说代家湾的杉木。每一个土坎、每一株玉米都刻在她记忆的硬盘上,既不能删除也休想覆盖。一位曾经批斗过她的村民进城,她在不会说普通话的情况下,竞然问到那个村民的住处,把他请到家里来隆重招待。只要能听到故乡的一两则消息,她非常愿意忘记仇恨。谁家的母牛生崽了,她会笑上大半天,若是听到村里某位老人过世,她就躲到角落悄悄抹泪。 有一天,这个高大的矮个子母亲忽然病倒,她铁一样的躯体终于抵挡不住时间的消耗,渐渐还原为肉身。从来不住院从来不吃药的她被医院强行收留,还做了化疗。她躺在病床上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她昏过去又醒过来,即便痛成这样,嘴里喃喃的还是故乡的名字。临终前一晚,不知道她哪来的气力,忽地从床上坐起来,叫我姐连夜把她背回故乡。我何尝不想满足她的愿望,只是谷里没有止痛针,没有标准的卫生间,更没有临时的抢救。因此,在她还有生命之前,我只能硬起心肠把她留在县城医院,完全忽略了她对故乡的依赖。 母亲是在一场瓢泼的大雨中回归故乡的土地的。我怕雨水冷着她的身体,就在新堆的坟上盖了一块塑料布。当母亲彻底离开我之后,故乡猛地就直逼过来,显得那么强大那么安慰。故乡像我的外婆,终于把母亲抱在怀里。 今年十月,我重返故乡,看见母亲已变成一片青草,铺在楠竹湾的田坎上。我抚摸着那片草地,认真地打量故乡,发觉天空比过去的蓝,树比过去的高,牛比过去的壮,山坡上的玉米棒子也比过去的长得大……曾经被我记忆按下“暂停”的村民,一个个都动起来,他们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第一次那么醒目。我终于明白,故乡已经代替了我的母亲。有母亲的地方就能止痛疗伤,就能拴住漂泊动荡的心灵。 14、从全文看,文章开头“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一句有哪些作用?请具体说明。(3分)
15、文中画线的两处,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各自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16、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情感。(5分)
17、试探究本文题目“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的深刻含义。(6分)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福清教育网整理 14、(1)开启下文(总领全文),叙说母亲怎样生养作者。(2)照应题目(或“首尾呼应”)揭示母亲与故乡的关系。(1分)③表现主题,抒发作者对母亲的热爱。(1分) 解析:要从内容、结构、主题表达的需要上去分析其作用。 15、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②第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苍老,(1分)暗示母亲为儿子的付出。(1分)③第二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故乡记忆的深刻,(1分)写出了母亲对故乡的感情。(1分) 解析:要能辨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评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6、①热爱母亲 ②对母亲的养育充满感激之情 ③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之情 ④有一颗报答母亲的心 ⑤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 ⑥母亲去世,充满悲伤 ⑦怀念母亲(5分,每点1分,答出五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认真阅读文本,就能较容易的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要注意的是题干中的“丰富”一词,所以答题时不能只说一点。 17、①过去因为爱母亲才爱故乡(2分)②现在(或“母亲去世后”)通过爱故乡来怀念母亲。(或因为母亲埋葬在故乡,所以眷恋故乡)(2分)③故乡代替了母亲,给人以力量和慰藉。(或“给我止痛疗伤,拴住我漂泊动荡的心灵”)(2分) 解析:结合文本要表达的主题,从故乡与母亲的关系上去理解标题的含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