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高考资料 >

论述文阅读训练:《斑纹》阅读答案

《斑纹》

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翻耕的犁铧激起一行行土浪,上升到地表的土壤形成整齐而粗大的线条,这些斑纹,是即将受孕的标记。大大小小几何形的麦田将原野均匀分割,种粒的全部能量转化为垄间破土而出的禾苗,他们将在秋天成熟,连绵不绝,设下朴素的宴席——握住镰柄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磨砺出粗厚的老趼。镰刀的弧光闪过,庄稼留下短小尖利的根茬——这就是丰收。而冬天,大地光秃秃的,它深深隐藏起自己的斑纹,就像一个人贫穷时收藏起挚爱的梦想。空气中隐形的设计者用透明手指在窗户上描绘出童话般美丽的冰花,我呵气,融化一角冰凌,透过湿润的玻璃遥望那种辽阔的白——我知道,看似无痕的雪地上其实有着细碎的纹饰:觅食禽鸟的小爪痕,拱开冰雪寻找草根的羊和野兔的足迹,还有还乡人凹陷的很快又会被雪重新填满的脚印。河流冻结,主干和支系组成丰富的叶脉,覆盖在如一片厚重落叶的大地上。然后是等待。冰雪融化,春天的斑纹将再次浮现,象征秩序,以及新的循环。

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的生活。烧裂的陶碗,瓷器上的冰纹,碾砣上“巛”形的石质花纹。蛋卵上的斑点,变质面包的菌斑,粒子的分布方式。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恨的斑纹。

中学地理课本向我们展示由外太空拍摄到的卫星图片:藏蓝的深渊里,地球孤独地转动,布满褐色的古怪斑纹。这是人类偷偷登上神的瞭望台,模拟神的视角——我们谓之的广大世界,不过是神铺在桌面的一张地图。

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节选自周晓枫的《斑纹》)

6.下列关于“斑纹”的解说,最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A.斑纹就是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内心世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无处不在的纹饰。

B.斑纹就是翻耕的犁铧激起一行行土浪,上升到地表的土壤形成整齐而粗大的线条。

C.斑纹就是河流冻结,主干和干系组成丰富的叶脉,覆盖在如一片厚重落叶的大地上的条纹。

D.斑就是中学地理课本向我们展示由外太空拍摄到的卫星图片。

7.作者说“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下列理解不属于这方面内容的一项是

A.这是全文的总结,也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也是一种哲学沉思。

B.这里的“神”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C.表明作者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对主宰这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礼赞。

D.此句以说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收束全文,揭示斑纹无处不在的道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这是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斑纹的内涵。

B.作者以赞美的语言描写出了大地上的斑纹,小到一个菌斑,大到太空中拍摄的星球,再到其它动物。

C.以一驭多,自由而洒脱,描写了许多现象,始终以斑纹为中心,散而不乱。

D.语言形象生动,文学韵味浓,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斑纹》:福清教育网整理

6.A( 紧扣题目要求中的“最”字)

7.D(D项此句以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收束全文。)

8.B(本文段没有叙述动物与斑纹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