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
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2)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6分)
(3)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李嘉诚为富不忘报桑梓阅读答案
(1)B(2分)D(3分)E(1分)
【解析】 A项,“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错;C项,“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错;E项,“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不准确。
(2)①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毅力)——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②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③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④富贵不淫——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⑤克己奉公——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600美元董事费。(6分。答3点即给满分,概括和具体内容各1分,事例提到一处即可)
(3)①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②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6分,每点2分)
(4)观点一:是回报社会的善举。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
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8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分析,6分,言之成理即可)
(责任编辑:86zhaoka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