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自学考试 >

常人岂可“无法”_阅读答案(2)

  核心提示:常人岂可“无法”_阅读答案■徐建融  ①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画家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之争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迄今学术界对此仍多有评论,大抵以倡“写实”、斥“写意”为非,指其“全面否定文人画...

 

常人岂可“无法”_阅读答案

1.(2分)画家塑造的注重主观和神似(1 分)的形象(1分)。 
2.(3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以摩托车比喻“写意”,跑步比喻“写实”(或者写“类比”,1分)。补充说明主张“写意”者以进步说否定“写实”的荒谬(1分)。
3.(2分)新文化人及传统画家中有识之士 对民国拙于造型的现状以及风气(1分)提出批评(1分)。
4.(3分)C
5.(3分)B
6.(4分)  答题参考示例:诗歌创作也要讲究基础,正如画家的基础是造型,诗人也要讲究诗歌的诗意、含蓄等特征(1分)。尽管从诗歌创作的特殊性、灵活性看,所谓“零度抒情”等手法不无价值,我们肯定一些新尝试、新创作(1分)。但是,更多的诗人还是需要基于基础创作(1分)。 
(评分说明:扣住“新的认识”1分,“新的认识”只要提到“造型是成为画家的基础”即可;结合事件分析3分) 
附:新的认识:造型是成为画家的基础;不可以“写意”画中的特殊成功者否定“写实”;写意画只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来看,“写实”是不容否定的;从绘画的特殊性、灵活性而论,“写意”中的佼佼者值得肯定;常人不可无法,不可不造型;至人方可谈无法,写意。

  • 2
  •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