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自学考试 >

高考议论文因果分析的基本操作模型(2)

  核心提示:高考议论文因果分析的基本操作模型按事物存在的三种时间状态——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因果分析可以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和操作模型: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此外还包括由这三种因果分析而产生的措施分...

 

 

二、因果分析例文

网瘾少年谁之过?

赵承乾(2006高二(9)班)

现在,林立的网吧已经成为各城市不可或缺的娱乐场所,而中学生出入网吧似乎已司空见惯,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

然而,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国1.3亿网民中,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超过80%,近3000万的网络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仅23岁,并呈少年化倾向。这一切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中国的“网络沉迷”问题日益严重。【现象问题】

据相关专家分析,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是青少年自身心理素质较薄弱、自制力较弱,希望通过网络游戏等虚拟的方法来缓解学习的压力、寻求成就感。可这真的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吗?青少年沉重的压力又从何而来?“网瘾少年”究竟是谁之过?【原因】

归根结底,这是中国应试的弊端。许多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他们表面喊着“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暗地里却施行高强度化教学,增加课时,缩减学生自由时间。在“题海战术”和“月考”“周练”中,许多中学生会被巨大的压力压迫的窒息,年轻的心灵也变得十分空虚。既然现实生活中他们得不到满足,只好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去寻觅心灵的慰藉。【深层原因】

很显然,中国的应试教育与扭曲的价值观念密不可分。在这物欲横流的繁华世界里,信仰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已经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甚至人生观。而得到金钱的一大途径就是高文凭高学历。一味升学成了人们一种扭曲的需要。许多学校正是过于注重了这一点,才丢弃了素质培养,把应试等同了教育的全部。【背景】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时未来的希望,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应试教育培养出的这一些“网瘾少年”对中国的未来将有何影响?中国的未来将在何方?【功能】

要拯救“网瘾少年”,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把教育方向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措施】

三、因果分析思想运用

贫困的是精神

高二(9)班     陈鹏

近日笔者耳闻一事,十分震惊。某校的贫困生资助中,一家境富裕的学生竟虚假填报家庭情况而获资助,一贫困生却因此未能得到资助。这样的人,富裕的只能是物质,而贫困的是精神。

社会的和谐在于道德的和谐,人的高尚在于道德的高尚,骗取资助这样的事,究其原因是道德的缺失。这样的人不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没有正确的道德标准,以利己为荣,自私自利,实在可耻。

想一想类似的事还真不少。在家有小广告、垃圾邮件;市场上有假烟假酒、假名牌假正版;在公共汽车上有唾液痰迹呛人的烟味和刺耳的叫骂声,有扒手有骗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难道是偶然的假象?我看是一个社会某种程度的精神缺失。

纵观中国浩浩的历史,我们看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大唐时广开商埠,与天下人为邻,以天下商为朋,年年都有大批外国留学生来唐学习。胸襟广阔使大唐足以雄视全球。而衰败的清朝闭关锁国,封建保守,孤傲自大。结果贪官最多,污吏最多,汉奸最多,受人欺辱最多。

历史的对照让我们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与这一时代的发展观息息相关。超前长远的发展观让唐人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而封建保守的发展观让清人精神腐朽。

今天,国人精神之贫困与发展观念之落后也难逃瓜葛。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经济量的增长,而不关心发展质的提高,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社会发展的全部,等同于民族的进步。这样的发展观无疑是片面的。它直接导致了国人浮躁拜金思想的蔓延,导致了国人精神的贫困。

精神的缺失最终会导致物质的衰败,那民族振兴又从何谈起?中华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我们再也不愿我们的民族在无休止的衰败与自强中挣扎了。

国家有幸,民族有幸,在新的世纪党和国家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国策。党是明智的,但更多的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亲自去做,去拣一片垃圾,去说一声对不起,去与虚假冒骗作斗争,去“富裕”我们的精神。

 

全民遇假”的背后是“全民爱假”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苑广阔    2010-09-07 16:25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其他网站,针对136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仅0.5%的人肯定自己没遇到过作假行为。多数调查者认为造假行为泛滥系急功近利、法不责众的心态导致。同时,87.6%的人认为打假的责任主要在政府。(9月7日《中国青年报》)

调查显示,高达99.5%的国民遭遇过作假行为,称之为“全民遇假”,并不为过。弄虚作假泛滥成灾,随之而来的就是诚实守信无处落脚,无法立足,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遭遇严重考验,整个社会陷入严重的诚信危机。长此以往,《红楼梦》中的“假语村”将为成为现实中的“假语国”。

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种“全民遇假”的不堪局面,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只不过是改动了一个字,那就是“全民爱假”。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那么我问你:上班迟到,你有没有说过假话;为了省钱,你有没有买过盗版书;为了行事方便,你有没有办过假证;买了要面子,你有没有买过假名牌?相信很多人在这些问题面前,都会心慌意乱,甚至是浑身冒汗。

有人作假,那是因为有人爱假,有人需要假。一个社会弄虚作假泛滥成灾,其实是作假者和爱假者、买假者共同的“功劳”。如果说作假者是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话,那么买假者同样也是急功近利,目的不纯。所以,要改变目前的这种局面,扭转社会风气,既需要积极打假,同样也需要我们所有人积极防假、拒假、弃假。只有铲除了社会需要“假”的土壤,才能称得上是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断了造假者的后路。

遏制泛滥成灾的弄虚作假,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体制,无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政府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给予作假者以痛击和围剿。具体说来,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该由政府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建立规范的打假渠道,接受举报,进行调查和处理,不管是什么领域的什么人造假,都应该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唯有从法律和制度上改变目前这种“作假成本低,打假成本高”的局面,才能让作假无处可藏,销声匿迹。

  政府积极打假,百姓主动拒假,再加上社会打假人士的民间打假,才能挤压作假者的生存空间,重建社会的道德与诚信。

(责任编辑: 天海川)

四、训练题目

06年全国卷II 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7全国II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训练总结:

题目一:

原因分析与综合:从阅读主体分析,1、个人生活习惯,从小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2、中年人多种社会角色,担负着更多的社会压力。3、青年人乐忠于户外活动,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

4、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整天忙于习题训练,无暇顾及阅读。5、

   背景分析与综合:1、科技发展带来传媒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信息量大与信息更新速度快,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必然的。

2、文化快餐思潮的影响(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如今社会的节奏加快,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冲击传统文化。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缺乏营养,多吃无益。文化快餐同样存在此类缺陷,既缺乏内涵,也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多啃也会无益。处于现代快节奏社会里,快餐文化在部分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 随着面包、麦当劳、肯德基和快餐盒饭在生活中的出现,快餐几乎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必须与时尚。无怪乎有人说中国进入了“快餐时代”。
    如今,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圈内,不信,你可以看看,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阅读原著;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变成了缩写本;二十四史有现成的译本;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即可;想了解明清史实,就请去看影视剧戏说……这些“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的名著缩写本和光盘畅销不衰。
    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文化快餐”的最大特点就是“快”。一本砖头厚的大部头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能掌握其“精华”;一段几百年的历史,像压缩饼干,被浓缩在音画兼备的影视剧中。如同麦当劳、方便面有其存在的理由一样,笔者认为“文化快餐”也并非全无合理之处。但需注意:这种东西吃得多了,也会造成营养不良。这是因为,很多“文化快餐”往往是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甚至会使人上当受骗。
    “文化快餐”作为市场经济的衍生物,正如洪水之蔓延,充斥城乡。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来势迅猛,甚至浸润到一向庄严的学术界。学者们近来十分热门的“话题”,在各种传媒的包装炒作之下,也变成了麦当劳的“热狗”,被捧上了台盘。“文化快餐”之不良部分正在时时刻刻争夺着健康的文化市场。对此专家指出:这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结果。因为“文化快餐”在所有文化门类中,商业化最强,也最有卖点,因此最受商家的青睐。这就不可能排除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一味媚俗,不惜抛弃其中的文化内涵,只片面追求娱乐效果和感官刺激,满足欲望,最终使它栽进了不良文化的陷阱。)

3、经济发展带来生活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酒吧、咖啡馆、歌厅、舞厅等地方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场所,方兴未艾的户外运动,自助旅游,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主流生活。

4、读书无用论思潮,社会发展机遇的不均衡,官二代、富二代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知识能改变命运”产生怀疑。

5、教育发展的现状。高考以分数取材,使人们更加注重训练,习题集、练习册、备考冲刺成为学生案头必备书籍。游不出的题海,爬不完的题山。

6、商家受利益驱使,图书出版越来越讲求精美,书价上涨幅度大,是青年人望书兴叹。

功能分析与综合

1、文化快餐,推波助澜,社会心态越来越浮躁,都市报、周末报、通俗小说等等成为案头的文学必备,想学东西报速成班,于是吉他速成班、围棋速成班、舞蹈速成班等等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火爆情况超前,丢弃了很多基础性、底蕴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2、迫于生活压力,放弃读书,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面对复杂的社会局势,会越来越感到难于应付,影响个人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书籍中有社会,有人生,可以吸取有益的借鉴。

3、课业负担重,导致学生远离书籍,整日纠缠于试题练习,会逐渐导致思路狭窄。学习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与广阔的视野,这些都离不开阅读。

措施分析与综合

1、加强网络管理

2、加强图书馆建设

3、图书出版平民化

4、构建书香社会。

  • 2
  •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