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蜜獾与指蜜鸟
时间:2015-03-19 12:47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核心提示:高考作文素材:蜜獾与指蜜鸟 在南非的森林中,有一种叫蜜獾的动物和一种叫指蜜鸟的小鸟生活在一起。早先的时候,指蜜鸟把巢安在树上,由于不断受到天敌的攻击,它就把巢安在了蜜獾的洞穴里。起初,蜜獾并不甘心自己...
素材:蜜獾与指蜜鸟 在南非的森林中,有一种叫蜜獾的动物和一种叫指蜜鸟的小鸟生活在一起。早先的时候,指蜜鸟把巢安在树上,由于不断受到天敌的攻击,它就把巢安在了蜜獾的洞穴里。起初,蜜獾并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占,双方也进行了斗争。斗来斗去,指蜜鸟最终还是入住了,蜜獾也只好忍气退让。 不过,在蜜獾万分不愿容忍这个霸道的房客时,它们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蜜獾喜欢吃野蜂和蜂蜜,但它发现蜂巢的本领欠佳;指蜜鸟喜欢吃野蜂幼虫和组成蜂房的蜂蜡,它虽然善于发现蜂巢,但必须把蜂巢弄碎后才能吃到要吃的东西,而要把蜂巢弄碎,它的力气不够。于是,这一对飞禽走兽开始搭档起来,当指蜜鸟发现树上的蜂巢后,立即飞到蜜獾身边,蜜獾得到“情报”后,就随指蜜鸟来到筑有蜂巢的树下。蜜獾爬上去将蜂巢咬碎,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待蜜獾饱餐离去后,指蜜鸟就飞过去,独享被蜜獾咬碎的蜂腊和野蜂幼虫。 多维解读 1.双赢的智慧。指蜜鸟为蜜獾提供“情报”,蜜獾为指蜜鸟咬碎蜂巢,一对冤家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双赢。竞争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当代人应具备竞争意识,更应具备合作意识,而在竞争中通过合作达到双赢,会更好地促进自我及团体的发展。 2.要善于取长补短。蜜獾发现蜂巢的本领欠佳,指蜜鸟弄碎蜂巢的力气不够,而二者搭配既彰显出各自的长处,又弥补了各自的短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唯有善于取长补短,积极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3.狼狈为奸。蜜獾与指蜜鸟互相勾结,朋比为奸,使更多的蜜蜂死于它们的“魔爪”。每个时代都有像蜜獾与指蜜鸟这类蝇营狗苟的小人,他们极尽损害他人利益之能事,做着为人们所不齿的极其丑恶的卑劣之事。常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我们应明辨小人、防备小人。 声音&观点 ◇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文学家刘向 ◇把你的竞争对手视为朋友而非敌人,将会更有益。 ——哈佛商学院教授莫斯·坎特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哲学家叔本华 时文佳作 适度妥协,实现双赢 ◎王黎明 中国有句古话:“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谁说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充斥的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想,适度妥协,实现双赢,才是立足社会的大智慧。 所谓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其实也不尽然,自然界就有许多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面对强大的自然,面对残酷的世界,南非森林里的蜜獾和指蜜鸟,起初因为筑巢斗来斗去,后来它们适度妥协,学会了合作。当指蜜鸟发现树上的蜂巢后,立即飞到蜜獾身边,蜜獾得到“情报”后,就随指蜜鸟来到筑有蜂巢的树下。蜜獾爬上去将蜂巢咬碎,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待蜜獾饱餐离去后,指蜜鸟就飞过去,独享被蜜獾咬碎的蜂腊和野蜂幼虫。这种做法,既平息了相互的争斗,更获得了各自的利益,难道不是双赢的智慧吗? 蜜獾和指蜜鸟共同维护着它们的生存,这是小动物的聪明,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们更应当懂得这个道理。战国时“将相和”的故事众人皆知。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凭口舌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自己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蔺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不“与之争列”,甚而“引车避匿”,还道出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君子之言。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和“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适度妥协,合力辅佐君王,使赵国得以保全,更让两人彪炳史册。 1837年,爱默生在演讲时说:“有个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它含带着意想不到的智慧。说是在创世阶段,众神把‘人’分成了‘人群’,以便人能很好地照料自己;这好比一只手分成五指以后,手的用处就会更大。”我们这个时代更应当认同这个寓言。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分工日益明确,隔行已如隔山。不管要完成什么任务,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作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业已结束,现在是合作共赢的时代。 因好斗的习性人们常常期望独赢,须知,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总败的弱者。适度妥协,扬长避短,实现双赢,成就你我。让我们携起手来,互相信任,取长补短,朝着梦想的殿堂共同迈进! 疯狂点击 这篇议论文围绕“适度妥协,实现双赢”展开全文,观点明确,论证有说服力。文章选用“蜜獾和指蜜鸟”“廉颇和蔺相如”的事例。论据典型,很好地论证了“适度妥协,赢得双赢”的重要性: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由自然界的动物推及社会中的人,在论及人类时又由古及今,层层推进,论证严谨;引用中国古语和爱默生、比尔·盖茨的话,提升了文章的内涵,也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考作文素材:邮票与烛光
- 下一篇:《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阅读答案》翻译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