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网【官方站】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版

主页 > 升学考试 > 中考试题 >

同样是“问政”,孔子为什么作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核心提示: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

《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注:子贡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季康子是鲁国大臣,位高权重。

(1)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3分)

答:①富国强兵(发展经济,发展军备),取信于民;②为政以德;③讲究礼节(各守其道,每个人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点1分)

(2)同样是“问政”,孔子为什么作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主要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发展经济,发展军备,取信于民);季康子是国之重臣,孔子希望为政者不倚重刑罚,讲究“德治”;齐景公是一国之君,孔子提醒他身为国君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君要行君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