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论据素材的加工:移花接木法
时间:2015-04-05 16:1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核心提示:课本论据素材的加工:移花接木法移花接木法,是指把课本素材中的内容(比如事物、故事、传说、名言等) 移借到自己作品中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1.形式模仿:将原素材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方法...
课本论据素材的加工:移花接木法 移花接木法,是指把课本素材中的内容(比如事物、故事、传说、名言等) 移借到自己作品中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 1.形式模仿:将原素材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移植入具体的写作中,实际上就是对原素材的形式模仿 。 请看下面例文: 真正的对手 我走在黄泉路上,身旁是无数鬼魂。看着他们卑微的样子,我仰天苦笑。玉帝走过来,笑着问道:“还要试吗?”“对!”我咬牙切齿。 我骑着马,马鞭指向脚下,对他说:“过来给我牵马。”他颤抖着站起来,眼中写满了恐惧,说:“遵命。”我哈哈大笑:“勾践,越王,你也败在了我的手上,你只配留在这里养马!哈哈……”我大笑着离去,全然不顾劝我杀掉勾践的伍子胥。难道他还能反抗?越国已无兵甲,越王已无斗志,他只是一条卑微的虫子。 于是我抢了西施,坐在深宫自顾欢乐。 直到越国的兵士突临城下,我仍不敢相信他是勾践,那条虫子。 他骑在马上,眼中充满复仇的快意。 我站在城上仰天长叹,我的对手竟是他,那条虫子,那条给我牵马的虫子。 城破国亡…… 我走在黄泉路上,身旁是无数鬼魂。看着他们卑微的样子,我仰天苦笑。玉帝走过来,笑着问道:“还要试吗?”“对!”我咬牙切齿。 我站在烽火台上,遥指对岸的“吕”字大旗对小儿说:“平儿,他就是我的对手,也只有他配做我的对手。”烽火台连绵数里围住荆州,一方有应,八方来救。我看着地图欣赏我的完美杰作。“荆州无危矣!”我自叹。 忽报新任大将陆逊送信道吕蒙已亡,陆逊接替并愿永结盟友。我仰天大笑:“我已无忧矣!”平儿问道:“父亲何不探询陆逊底细?”“不,一个黄毛书生有何作为,撤了烽火台!” 直到被押在吴军大营我才相信,是陆逊击败了我,是他成了我的对手。陆逊笑道:“关将军服否?”我悲痛至极,怒答道:“黄毛小儿,你若放我再战,我必胜你!”“不,你没有机会了!” 城破身亡…… 我走在黄泉路上…… 轮回,在骄傲之中,在轻敌之下。 我真正的对手——轻敌! “我走在黄泉路上……” 这一表达形式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早已有之,作者对原素材的体裁形式、语言形式、人称和叙述方式等进行模仿,让同一表达形式呈现出新的内容。 2.内涵移植:对原有素材的典型情节、思想意蕴进行移用。 如下面的文字: “窝囊”说(节选)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从容退让、宽宏大量、忍辱负重与“窝囊”混淆起来,认定忍受委屈就是窝囊,承担屈辱就是没有骨气,这是不对的。苏轼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无论是“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在下邳桥替黄石公拾鞋的留侯张良,还是脱衣露体迎接楚庄王的郑襄公,他们无不表现出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大气度,以小失换大得,我想,“将相”与“庸人”的区别也就在这儿了。而自叹怀才不遇的贾谊,不善于在逆境中生活,不懂得要成就大功业就必须忍耐,结果过分悲伤,英年早逝。两相对比,我们应该反对无能、怯懦而造成的窝囊,但应该学会以大局为重,并体现大智大勇的那种暂时的“窝囊”,以成就今后的大业。 这是一篇全国获奖的节选片段。文中引用了苏轼的话语,表达了怀大志而隐忍不是窝囊而是大智的观点,移植言语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移植了思想;其后,对比移植了多个历史典故。全段浓缩了大量信息,可谓“文小而其旨极大”,而且远比直接阐述更有说服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课本论据素材:掌握素材转化的技巧
- 下一篇:课本论据素材加工:抽象概括法